去除白细胞输血能降低输血反应

[摘  要]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输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等。目前能有效地预防此类反应的发生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使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输血;输血反应
  临床发生的输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白细胞系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临床不良症状,采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血液能滤除99.9%的白细胞、大部分血小板及微聚体,使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1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由于HLA的高度多态性,且目前能输注的血液成分大多数供受体之间不作HLA配型,易于引起受者产生相应的HLA抗体。患者HLA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大致成线性关系,受血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机会越多,出现输血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临床上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是受害者机体产生的白细胞抗体,再次遭遇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时,受者抗体与供者的白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刺激内源性致热源从供者白细胞中释放,引起发热反应。据统计临床发生率在10.2%~41%,发生率的高低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相关[1]。
  2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好处
  新的临床研究证明,通过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则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部分病例的输血不良反应率可能从10.9%降至0.78%[2]。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防止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异常、器官再灌损伤,延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以及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除去了某些病毒,如HIV、CMV、HILV1、禽流感、疯牛病的载体,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2]。
  3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3.1  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效果  于洋等[1]报道对354例患者(血液病210例,消化系统疾病79例,肾病40例,呼吸系统疾病20例,其他5例),随机192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作为对照组,162例输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作为观察组,结果是对照组有28例发生发热反应,观察组只有5例发生发热反应,发生发热反应与输血次数的结果是对照组输血<10次,有3例发生反应,输血≥10次的有25例发生反应,观察组是输血<10次的无人发生反应,≥10次的有5例发生反应。从上述结果来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首次输血的患者极少发生,对照组发热反应的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有显著性,观察组(去白组)同样差异显著,但同样的输血次数,去白组远较对照组的发热反应数少。因此临床上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血,可采用白细胞滤器,但关键还是要尽量减少输血次数,以从根本上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   3.2  去除白细胞输血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中山医学院刘加军等[3]对3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使用了去除白细胞输血治疗,并对输血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等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输注不去除白细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各项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治疗前后T3、T4、T4/T8、NK细胞活性、RBCC3bR花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31例)仅T3、RBCC3bR花环率差异有显著性,化疗后观察组T4、T4/T8、NK细胞活性及RBCC3bR花环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过程中发热患者9例,其中输血反应3例。对照组化疗过程中发热患者18例,其中输血反应11例。对照组发热及输血反应明显多于观察组(t=2.63,P<0.05)。观察结果显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与常规的输血治疗方法相比,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化疗的质量,特别是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复发性及多次化疗的患者,是一种较全血输注疗法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3.3  去除白细胞输血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方捷等[4]对128例使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的消化系统疾病(胃癌、肝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作为过滤组,相同例数和病种的未使用去白细胞输注作为对照组。输血量在3 U~8 U,年龄18岁~60岁。对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判断标准是,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 ℃以上并有肌肉疼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率以不良反应例次除以总的输血例次计算所得。两组情况比较,结果是过滤组不良反应率为0.78%,对照组为10.9%,较好地预防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略)   3.4  去除白细胞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去除白细胞输血在骨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有学者[5]对47例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3组,1组为观察组(14例)输注白细胞清除率达99.95%的红细胞;2组为对照组(17例)输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3组(16例)为不输血。术前、术后1天和4天采集标本检测血细胞数、淋巴细胞分类和细胞因子。结果:1组输3 U以上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下降不明显,从术前的(2.0±0.9)×109/L降到(1.7±0.8)×109/L。两组输3 U以上不去除白细胞红细胞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从(2.0±0.5)×109/L减少到(1.3±0.3)×109/L。自然杀伤细胞术后第4天两组从(0.07±0.05)×109/L降到(0.04±0.03)×109/L(P=0.018),术后4天IL2含量,不输血组显著下降(P<0.01)。资料表明输注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3 U以上的患者可能发生术后淋巴细胞减少,而输注贮存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未发现类似现象。   3.5  去白细胞在再生障碍贫血患者的应用  有学者[5]对16例曾输过血但未测出HLA抗体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输注贮存前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观察同种免疫发生率。结果是都未产生HLA抗体,也未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反应,同时对8例已有HLA抗体的患者输注HLA配型的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随访间1个月~15个月,结果有3例未再检出HLA抗体。而对照组同种免疫发生率为50%,观察结果认为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降低同种免疫的危险,即使是有输血史的再障患者也有效。同时还能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因此对所有再障患者都应该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4  国内外开展去除白细胞输血情况   法国从1998年以来对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两种血液成分有计划地去除白细胞,为了预防疯牛病经血传播,美国也采取普遍性去除白细胞输血,欧美发达国家的输血规范中,要求血液中心发送的临床用血制品残留的白细胞量应<5×106/u[6](每U为450 ml全血)。日本血液中心采用γ射线辐照血液或血液成分,以达到杀灭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南京、无锡等地采供血机构多采用白细胞过滤器滤过血液中的白细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采用辐照仪,临床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血液成分。国内目前已有数家厂家的产品都经过国家鉴定,均达到去除白细胞的要求,而且都已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患者的输血安全,把输血反应降低到最低点,应大力推广使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参考文献:   [1]  于洋,刘景汉,欧阳锡林,等.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180.   [2]  熊志高,罗贤瑞,李鸣.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0.   [3]  刘加军,潘祥林,伍新尧.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3637.   [4]  方捷,邓安梅,陈育贵,等.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1617.   [5]  陈方祥,林武存,曹旭升.白细胞滤器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20.   [6]  刘正敏,高新谱,韩雪莹.不同储存时间后过滤白细胞对浓缩红细胞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183.   (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江苏 无锡 214021)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