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广大输血工作者和学者的共同努力,输血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其治疗方法无法替代,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输血带来的副效应时常困扰着临床工作者,笔者就临床医生如何合理用血以减少输血副效应谈以下几点。
1 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就是将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回输给自己。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输血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外逐步应用于临床。自身输血有回收式、储存式和血液稀释式几种。(1)回收式: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自身输血是术中自体血液回输 [1,2] ,这种输血法病人及其家属很少参与意见,较易推广。(2)储存式:这种输血方式已被许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如: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病人约有60%采取自体储血,美国择期手术用血的80%~90%源于术前自体储血。自身储血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3,4],由于自身储血是由患者体内采集血液,并需要推迟术期,所以需要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3)血液稀释式自身输血:也是一条自身输血新思路 [5] 。总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采取多种自身输血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又可以减少异体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感染某些疾病,对于Rh(-)患者输血,也避免了供血者稀有的困难,同时病人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2 成分输血 全血中细胞种类多、成分复杂,故可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过敏或类过敏反应、心力衰竭、肺水肿、发热反应、枸橼酸盐中毒等。成分输血不仅可以一血多用、“浓缩”血液某种成分,而且可以减少某些副效应。例如:反复输血或妊娠可以使患者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凝集大多数供血者的白细胞,当再次输血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发热反应,对怀疑或诊断有此种凝集素的患者,若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就可以避免这一副效应的发生。再如:血浆存在使全血容量增大,大量输血或受血者心功能不全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重则死亡。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症输血,减少输血反应,提高输血效能。 3 减少非必要用血 “窗口期”的存在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的检测手段尚不能将威胁输血安全的病原微生物完全检出,而且巨细胞病毒、T细胞病毒、疟疾等项目的检测并未在采供血系统全面开展,因此输血具有一定的风险,临床医生在决定给患者输血前一定要权衡利弊,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用血,抛弃过去“促恢复血”和“安慰血”的做法。
4 不用所谓的“新鲜血” 在(4±2)℃冰箱中保存72h以上的血液,可以灭活梅毒螺旋体,从而防止了梅毒的传播。如果这种“新鲜血”还未来得及检测,传播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就会更多。
5 加强医院输血科工作管理,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 ABO血型不合的输血会引起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反应,短时间内就可危及病人生命。造成上述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工作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错贴标签、弄错病人床号等 [6] 。针对上述现象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培养输血相关医护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保留配血管以备回顾性检查。 6 取缔非法私自采血行为 尽管国家强令禁止非法采血,仍然有些医院视国家法律不顾、视病人安全不顾而私自采血,2004年内蒙某医院多次非法采血致使多人感染艾滋病,当事人已经受到严惩,但其行为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使非法采血无容身之地。 【参考文献】 1 江晨,王永文,薛嵩,等.外伤性肝破裂内出血自体回输体会.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03. 2 杨尚伦,李德福.外伤性脾破裂自血回输79例.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37. 3 江群英,吕先萍.自身输血在RhD阴性病人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97-98. 4 徐贵全,黄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1,15(6):411. 5 张曙,韩滏同,王厚强,等.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应用于手术的临床观察.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02-103. 6 杨裔明,田云龙,冯锐,等.2例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中国输血杂志,1997,10(2):83-84.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心血站
(责任编辑:labweb)
合理用血减少输血后副效应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