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分享的是一篇关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文献《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00例分析》,该研究由向东老师团队历时十年时间完成,现发表在《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年第1期。今日分享收录在《临床输血文献阅读分享》合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订阅该合集,我们将持续更新。 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IHTRs)是指患者的血型免疫抗体与输入红细胞反应,并破坏了输注红细胞(RBCs)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IHTR主要包括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大部分的溶血反应属于后者。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发展,如毛细管离心技术、PEG增强技术、微柱凝集卡技术等逐渐普及应用,更多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IHTR)样本被检出。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判定标准为:(1)患者有近期(通常为3个月内)输血史;(2)患者血样中检出同种抗体且未检出自身抗体;(3)患者血样中检出与血样中抗体反应的红细胞。 试验过程应用试管盐水法、试管抗人球法、卡式微住凝胶法、PEG增强等多种试验方法,对患者血清中的同种抗体和(或)患者红细胞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应用毛细管离心的方法对输入的红细胞进行血型鉴定;流式细胞术也被用于检出含不配合抗原的红细胞。 试验结果:对符合IHTR标准的100个案例进行研究,统计分析包括抗体特异性分布,血红蛋白水平分布,诊断,IHTR检出与末次输血的间隔时间,检出时造成IHTR抗体的效价及直抗强度等数据。结果如下: A. 造成IHTR的同种抗体类型和数量,涉及13种同种抗体,其中Rh抗体占78%。抗E为造成IHTR最常见的抗体; B. 检出IHTR时患者Hb的分布;部分患者发生IHTR前后的血红蛋白下降 C. IHTR患者的疾病分类及数量; D. 检出IHTR距末次输血的时间; E. 造成IHTR的血型抗体效价分布; F. 患者血样直抗强度随时间的分布,直抗实验方法为试管多抗法,此图显示大多数直抗强度≤1+。 G. 将输血反应和同期检出同种抗体(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进行比较,其性别、年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下图:注:A为IHTR患者;B为检出同种抗体患者。 总结 目前Rh系统抗体仍是溶血性输血反应中最为常见的抗体,在本系列统计中占78%,Kidd抗体占11%,据英国SHOT统计,2013~2017年明确特异性抗体造成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共83例中,Kidd系统抗体占60%,Rh系统抗体仅占20%。K i d d 系统抗体产生后容易消失,造成再次输血反应的漏检。而Rh抗体相对稳定,不易被漏检。我国Rh系统抗体造成的IHTR远高于Kidd系统抗体,反映了国内临床输血检测技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毛细管法是研究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有力工具,可辅助确认IHTR的发生;使用PEG增强技术,可缩短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检出时间;造成输血反应的抗体效价普遍较低,大多为抗体效价≤4的弱抗体,这一现象可能由输入的不配合红细胞大量吸附抗体并被快速清除导致。这意味着在输血反应发生后,抗体不易被检出,从而可能致使再次输入不配合红细胞,诱发免疫记忆反应,促使大量血型同种抗体生成,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I H T R 发生后直抗可在较长时间维持阳性 ,但强度通常较低,仅为1+左右,因此提高直抗检测的敏感度,对发现IHTR十分重要。 以上,围绕输血进行的检测,主要目的为避免血型免疫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在实际临床输血工作中,尤其是对于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除ABO和Rh(D)外,我们应尽量选择与患者其它血型抗原相匹配的血液。对于可能已经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标本,我们应合理选择多种试验方法,尽可能及早的检出导致发生反应的抗体,避免再次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
(责任编辑:dawenwu)
文献分享|| 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00例分析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