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充氧;溶血,血袋;游离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454.2 R331.1+41 R457.1+2 紫外线照射血液在灭活血液病毒和减少细菌污染,降低免疫细胞抗原呈递作用,预防同种免疫,增加受血者免疫耐受性,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有重要意义[1~4];紫外线照射加充氧自血疗法在提高机体红细胞携氧功能,治疗多种疾病方面也得到公认[5、6]。但也有材料报道,其对细胞造成一定损害,溶血率达2%。为此,笔者观察了库血经紫外线照射并保存不同时间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Gx-Ⅲ紫外光量子血液治疗仪(长春中吉光电公司)。一次性透紫外光照袋(河北辛集医疗器械厂,透紫外线率>80%,下称一次性光照袋); CP2DA医用三联采血袋(天津高分子塑料制品厂)。UV-2100型分光光度计(日本津岛SHIMADZU);SysmexF-820血细胞计(日本); 联邻甲苯胺(A.R,北京瀛海精细化工厂);三氯甲烷(A.R,北京化学试剂厂);10%乙酸溶液,用36%冰醋酸(A.R,北京化学试剂厂)配制。1%过氧化氢溶液,试验前用 30%过氧化氢溶液配制 (A.R,北京化学试剂厂);0.9%氯化钠注射液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蒸馏水(本院制剂室)。标本∶两批(n1=21,n2=20)共41份。 1.2 方法
1.2.1 样本留取 将41份4℃保存20h的260ml血液各留取30ml,首批21份储存在原储血袋中,作为对照组1(不做任何处理);另20份装于一次性光照袋中,在遮挡紫外线的条件下,在紫外光治疗仪内充氧(3L/min)振荡(60次/min)作为对照组2;41份余血液(约230ml/份)按无菌操作灌入一次性光照袋中,在紫外光治疗仪中(波长255~550nm)充氧(3L/min))、振荡(60次/min)、照射(8min)。两批样本各分别留取30ml,储存在三联袋的另一袋中,密封,此为实验组1、实验组2样本。除取出当天对照和实验样本外,其他样本热合密封后放4℃保存,在7、14和21d时分别取样测定观察。另约200 ml血液灌入另一空袋中,供临床输用。
1.2.2 血浆游离Hb检测按邻联甲苯胺法[7]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采用Sanford’法[8],用Marsh计分法计量溶血强度(可疑溶血记1分,W+ 3分,1+ 5分,2+ 8分,3+ 10分,4+ 12分)。
1.2.3 结果统计 使用SPSS/PC统计软件包。血浆游离Hb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用配对秩和检验(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 ranks test)和成组秩和检验(Mann-Whitney)。2 结果与讨论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批样本血浆游离Hb测定及统计结果见表1,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及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两批样本血浆游离Hb(mg/L)结果(n1=16,n2=20)
时间 (d)
对照组1
实验组1
Z1
P1
对照组2
实验组2
Z2
P2
P
M
Q
M
Q
M
Q
M
Q
0
5.89
22.94
31.51
86.19
-2.02
<0.05
56.46
74.86
68.47
60.22
-0.11
>0.05
<0.01
7
60.71
104.77
143.91
282.86
-2.79
<0.01
202.84
138.08
130.34
73.09
-2.65
<0.01
<0.01
14
158.78
165.41
218.78
434.79
-2.04
<0.05
237.65
132.20
155.57
189.06
-0.28
<0.01
<0.05
21
258.27
277.53
346.27
454.63
-1.49
>0.05
393.64
266.43
239.93
191.64
-2.84
<0.01
>0.10注:M为百分比中位数,Q为四分位间距,P为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P1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1比较;P2为对照组2与实验组2比较下同 表2 两组两批样本红细胞渗透脆性结果(n1=21,n2=20)
时间 (d)
对照组1
实验组1
Z1
P1
对照组2
实验组2
Z2
P2
P
M
Q
M
Q
M
Q
M
Q
0
110.00
14.00
103.00
13.50
-3.46
<0.01
87.50
13.00
101.00
12.50
-3.14
<0.01
<0.01
7
98.00
28.50
100.00
87.00
-2.94
<0.01
94.00
18.00
97.50
19.50
-0.19
>0.1
>0.1
14
97.50
23.75
97.50
23.50
-1.85
>0.05
102.5
26.50
101.5
22.00
-0.68
>0.1
>0.6
21
96.00
22.75
97.00
27.25
-0.24
>0.1
105.5
28.00
100.00
25.50
-2.37
<0.05
>0.12.2 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两批样本血浆游离Hb和红细胞渗透性数据在0、7、14、21d时比较,结果一致均无差异。 2.3 为了较客观地反映紫外线照射对红细胞损伤作用,同时排除摇动时的机械振荡对红细胞的破坏作用,笔者在实验设计上采用了两两对比排除法则,试图通过两批对照组对比振荡(充氧)条件对Hb和RBC渗透脆性的影响;再通过两批实验组样本与对照组2的比较,来反映单独紫外线照射条件对Hb和RBC渗透脆性的影响。 2.3.1 振荡对红细胞有损害,照射对保存中的红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表1、表2对照组1、2的差别是振荡(充氧),P值结果显示振荡使保存14d前的样本游游Hb有显著变化;红细胞渗透脆性在0天时差异显著;证明振荡对红细胞确有一定损伤作用。至于游离Hb和RBC渗透脆性结果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由于血浆游离Hb是在血浆中游离物累积的基础上测得,而红细胞渗透脆性则是测定洗涤后红细胞本身,不存在累积影响,因而更能客观地反应细胞受损程度。 2.3.2 通过对照组2与实验组2的比较,结果显示,0d时紫外线照射对红细胞膜有损伤作用,但对血浆游离Hb无明显影响;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对上述两项实验结果表现出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充氧)对红细胞虽短时有轻度损伤,但能很快得以修复,并能增强细胞膜抗衰老能力,这对库血保存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峰,Horowilz B.光化学处理灭活血浆中细小病毒的初步研究.中国输血杂志 , 1993 ,6(4) : 178
2,王憬惺.光化学光生物学和输血医学.中国输血杂志 ,1993 ,6(4) : 227
3,王憬惺.光化学光生物学和输血医学.中国输血杂志 ,1994 ,7(1) : 53
4,陈德芝,陈 理,邹 佳.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研究与临床UBIO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35
5,Pamphilon D H.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omponents with ultraviolet-B irradiation.Vox Sang 1998,74(Suppl.2):15
6,陈拱诒 .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的临床应用. 中国输血杂志,1990 ,3(1) : 5
7,叶应妩, 王毓三.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5 : 61
8,柏乃庆.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见:血液保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 :346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