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测的意义与方法选择

1,060

红细胞血型抗体主要是指不规则抗体,其检测目的是为了防止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是随机的,多克隆的,通常需要有相应抗原的刺激才能完成抗体的形成,所以血型抗体的检测多适用于血清学检测。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读    1、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通常是3组O型红细胞)对患者血清其进行检测,对筛查结果阳性的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    2、不规则抗体鉴定谱细胞通常由10-16组O型红细胞组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10组、11组、12组以及16组谱细胞等。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判断血型抗体的特异性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排除法。排除的原则是“阴性排阳性”,即阴性反应结果可以排除被检血清中存在针对该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其理论基础是阴性反应结果说明被检血清中没有针对该红细胞抗原的抗体,故可以排除存在针对该红细胞抗原的抗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剂量效应的血型系统如Rh、Kidd、Duffy、MNS等,则应注意杂合子的情况。对于无法排除的情况,则该抗原就是该血清中血型抗体可能的特异性。   3、抗筛试验是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而抗体鉴定试验是用于确认血型抗体的特异性,以便为患者提供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但是,血清学试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结果是基于统计学的概率计算,并不一定是确切的结论,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验证,如相应血型抗原检测,交叉配血等,以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    4、血型抗体鉴定结果影响因素较多,阴性结果并不意味着被检血清中没有抗体,有可能是由于谱红细胞上缺乏相应抗原、抗体量较少或者效价较低而导致漏检。如果患者血清中血型抗体特异性不能被证实但也不能被排除时,稳妥的做法就是为患者输入该抗原阴性的血液。对于患者血清中有多种抗体联合存在时,我们则应选择多种试验方法和试剂,如吸收放散试验,酶试剂等对患者血清进行鉴定,尽可能的检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血型抗体,以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和疗效。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