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通常要进行血小板输注。
输血医学国际合作组织(ICTM)发布的新小板输注指南,有助于指导医生最大化利用血小板资源。ICTM建议化疗或干细胞移植患者,若伴有显著出血、血小板计数达到或低于10×109/L时,应给予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虽然更频繁的、较低剂量的血小板(1.1×1011/m2)输注,被认为与住院患者高剂量输注血小板同样有效,但中等计量的血小板(2.4×1011/m2)输注,可降低成本、防止非住院患者反复就诊。此外,ICTM还建议输注ABO配型相同的血小板。RhD阴性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若输注了RhD阳性血小板,则应给予Rh免疫球蛋白。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虽然有益的确切程度尚不明确,但由于同种异体免疫,仍应输注HLA/HPA或交叉配型选定的血小板。这些建议与美国血库协会(AABB)最近公布的血小板输注标准相吻合。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