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接着讲化学染色方法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偶氮偶联法),昨天的你学到了吗?(请耐心花2分钟阅读完本文,建议推荐给小伙伴一起学)
一、实验原理
二、试剂
(1)固定剂:10%甲醛甲醇溶液
(2)Tris-Hcl缓冲液的配制:Tris粉〔三胺基甲烷〕4.85克溶于200ml蒸馏水中,加浓HCL1-2滴,PH调至9.2,4℃保存!
(3)作用(基质液):
磷酸萘酚钠 5mg
N-N二甲基酰胺 1ml
Tris-Hcl液 4ml
坚固蓝RR盐 5mg
(4)复染液:1%中性红
三、实验步骤
1、新鲜、干燥的外周血或骨髓涂片(标本片及对照片)加固定剂作用30秒(染缸),水洗待干;
2、滴加作用液,室温染色15min,水洗待干;
3、1%中性红复染1min
四、注意事项
(1) 重氮盐以坚固蓝RR盐为最佳;
(2) 坚固蓝RR盐应适量:过多易造成染色失败,过少使反应减弱;
(3) 每次都要做阳性对照;
(4) 作用液新鲜配制,配好后要立即使用
五、结果观察
(对照片成熟中性粒细胞中出现棕黑色颗粒为阳性细胞,说明染色成功)
正常人除成熟中性粒细胞NAP可见阳性外,其它血细胞均为阴性。且正常阳性率<40%,积分值30~130分。
六、NAP阳性结果及积分判断标准
“-” 0分,胞浆中无阳性颗粒
“+” 1分,胞浆中含有少量颗粒
“2+” 2分,胞浆中含有中等量颗粒
“3+” 3分,胞浆中含有丰富的颗粒,但胞核清楚
“4+” 4分,胞浆中含有丰富粗大的颗粒,但胞核不清楚
七、临床意义
增高:细菌感染、类白、AA、急淋、慢粒急变、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淋巴瘤。
降低:慢粒、急粒、PNH、MDS、恶组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