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马庆峰
孙新颜单位 | 肥城市人民医院前 言浆细胞骨髓瘤(PCM)是由分泌克隆性球蛋白、具有重链转换的、处于分化末端的B细胞增生形成的肿瘤,又名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肿瘤,与血清和/或尿M蛋白有关。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不发生于儿童,罕见于30岁以下成人,发病中位年龄70岁,90%病例>50岁。中位生存期3-4年(<6月->10年)。案例经过患者老年男性,一月前外院就诊发现中度贫血,外周血可见中性晚幼粒细胞、泪滴红细胞。贫血三项水平均正常:铁蛋白226ng/mL,叶酸8.8ng/mL,维生素B12测定278pg/mL。甲状腺功能、感染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胃肠道内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中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散点图示幼稚粒、有核红细胞存在。推片镜检:可见晚幼粒细胞2%,晚幼红细胞3个/100个WBC,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可见棒状、泪滴形红细胞,血小板数量略少。凝血试验正常。血沉正常。肝功能:球蛋白减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钙升高。尿酸升高。案例分析体检:体温、血压、呼吸、心率正常;贫血貌,睑结膜苍白色;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可触及一横指,无触痛;双下肢无浮肿。初步诊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完善骨髓穿刺检查。送检骨髓可见22%浆细胞,考虑多发性骨髓瘤。胞质含免疫球蛋白包涵体的浆细胞双核浆细胞流式细胞学可见2.48%的单克隆浆细胞。活检有核细胞增生活跃,造血容量80%,可见浆细胞占90%,符合浆细胞肿瘤。染色体核型正常。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基因测序阴性。免疫球蛋白G
4.89g/L,免疫球蛋白A
<0.269 g/L,免疫球蛋白M
<0.183 g/L。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条带。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发现沉淀条带,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λ伴λ游离轻链型。血清轻链定量kappa/lambda
0.0008。尿本周蛋白阳性,类型为λ游离轻链型。尿游离轻链定量kappa/lambda
0.0145。尿免疫固定电泳发现异常单克隆条带,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λ型。综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伴λ游离轻链型,ISS分期Ⅲ期)总 结MM的临床特点(Crab)及对应检查项目: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血清钙离子)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肾功能)贫血(anemia)(血常规)骨病变(bone
lesions):溶骨性病变,骨质疏松。(X线等影像学检查)其他:高粘滞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淀粉样变性,神经系统损害。MM的鉴别诊断:反应性浆细胞增多。伴有浆细胞分化的淋巴瘤(LPL/MZL/PBL)。转移性肿瘤。意义未定的单克隆γ病(MGUS)。浆细胞白血病(PCL)。【参考文献】[1]临床血液学检验/许文荣王建中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王建中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沈悌赵永强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4]血液病学/张之南郝玉书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END
(责任编辑:labwebx)
免疫球蛋白不高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770
已是最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