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血红蛋白在溶剂异丙醇中的稳定性下降,观察是否出现混浊,以判断是否存在不稳定血红蛋白。测定时温度不能超过37℃,否则会有假阳性。
(一)参考值
阴性。
(二)临床意义
本试验用于反映珠蛋白合成是否异常。
阳性:见于血红蛋白含量超过10%的样本以及一些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不稳定”血红蛋白是由氨基酸替换致使溶解度降低或造成对氧化敏感的血红蛋白。
2﹒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为强阳性反应,HbH、HbE、HbF增高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均可出现阳性,正常脐带血呈强阳性,1个月后逐渐转为阴性。
3﹒本试验血红蛋白液需新鲜配制,且血红蛋白液制备时不要用有机溶剂,最好采用冻融法制备血红蛋白液,同时要做正常对照。
4﹒不稳定血红蛋白是否存在,往往不能凭一、两个试验来证实,尤其是血红蛋白电泳不可用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单独诊断。
英文同义词:
isopropanol test
参考文献:
1 李金梅,周 晋.简明血液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06月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