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成骨不全症(脆骨病) 英文名:Osteogenesis Imperfecta (Brittle Bone Disease)
成骨不全症(脆骨病)
概 述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 又名脆骨病,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骨基质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从而引起以骨量低下、骨骼脆性增加和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骨骼疾病。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罕有 X 染色体伴性遗传。
病因和流行病学
由于骨骼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Ⅰ型胶原蛋白(type Ⅰ collagen,COL1) 是骨有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占骨有机质的 90%以上,对于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至关重要。OI 的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代谢异常,其数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引起皮质骨变薄、骨小梁纤细、骨小梁呈现不规则状、网格状或鱼鳞状,从而导致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微结构损害、骨生物力学性能异常,最终引发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目前已报道的 OI 致病基因有 21 种,其中Ⅰ型胶原的α1 链和 α2 链编码基因 COL1A1 或 COL1A2 突变是导致 OI 的最主要原因,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新生儿 OI 患病率为 1/20 000~1/15 000,但我国 OI 的患病率尚有待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
由于 OI 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谱复杂多样,导致疾病的临床表型轻重不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自幼起病的轻微外力下反复骨折、骨骼畸形,不同程度活动受限。患者可有蓝巩膜、韧带松弛、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下降、心脏瓣膜病变等骨骼外表现。OI 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全身多部位骨质稀疏;颅板变薄,囟门和颅缝增宽,枕骨可有缝间骨, 颅底扁平;脊柱可有侧弯或后凸畸形,椎体呈变形,可有多椎体压缩性骨折;胸廓可扭曲、变形,甚至塌陷;四肢长骨纤细、骨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较大,干骺端增宽,多发长骨骨折,骨骼弯曲畸形等。
根据临床病情轻重,OI 分成Ⅰ~ Ⅴ型:Ⅰ型最轻,最常见;Ⅱ型最重,通常围生期死亡;Ⅲ型是存活者中最严重的,常有身材矮小和进行性骨骼畸形;Ⅳ型严重度介于Ⅰ 型与Ⅲ型之间。Ⅴ型 OI 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包括肥厚性骨痂、桡骨头脱位、前臂骨间膜钙化、桡骨干骺端下密集骺线等表现。临床上可依据骨折严重度、发病时间、巩膜颜色、是否有牙本质发育不全等进行判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又发现了多种新型 OI。
诊 断
OI 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疾病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从小发病,反复脆性骨折史;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下降;阳性骨折家族史。OI 的诊断应结合骨骼影像学表现。
OI 患者可以进行骨密度、骨骼 X 线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查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并有助于鉴别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明确分子诊断。基因诊断为 OI 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基因突变的鉴定、疾病的准确分型、揭示发病机制、促进遗传咨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 OI 的致病基因尚未完全被发现,基因诊断不能代替临床诊断。基因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罹患 OI 的可能。
鉴别诊断
由于儿童骨骼疾病多种多样,包括遗传性骨病、代谢性骨病、肿瘤性骨病等,在诊断 OI 前,应与软骨发育不全、低磷佝偻病、假性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范科尼综合征、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低磷酸酯酶症、骨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相关骨病、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等疾病鉴别,以下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1. 骨骼 X 线片 OI 患者全身多部位骨质稀疏;颅板变薄,囟门和颅缝增宽,枕骨可有缝间骨,颅底扁平;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椎体变形,可有多椎体压缩性骨折;胸廓可扭曲、变形,甚至塌陷;四肢长骨纤细、骨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较大,干骺端增宽,多发长骨骨折,骨骼弯曲畸形等。
2. 骨密度 OI 患者的骨密度常显著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人。
3. 生化检查 OI 患者常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正常。
4. 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通过检测Ⅰ型胶原编码基因或其代谢相关致病基因突变来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 疗
1. 特异性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针对 OI 致病基因突变的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治疗仅为症状性治疗,旨在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率。
适量的钙剂与维生素 D 是 OI 的基础治疗,能够提供骨骼所需营养,但不能有效降低骨折率。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 OI 的药物是双膦酸盐类,未来有应用前景的治疗药物包括甲状旁腺素氨基端 1-34 片段(PTH1-34),针对 RANKL、硬骨抑素、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 的单克隆抗体等。
双膦酸盐(BPs) 治疗 OI 尚未获得美国和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仍属于试验性治疗。其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率,但其能否改善患者生长发育以及能否降低重型 OI 患者的骨折率尚未达成一致结论。BPs 治疗OI 的合适剂量、使用频率、药物疗程尚需进一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BPs 主要经过肾脏排泄,肌酐清除率<35ml/min 者禁用 BPs。BPs 治疗OI 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首次静脉输注 BPs 常出现急性期反应,包括发热、头痛、恶心、肌痛、关节痛和低钙血症等,多在第一次输液后 24 小时内出现,3 天左右缓解,症状明显者可予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口服 BPs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具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慎用。
2. 综合治疗 对于脆性骨折患者、合并严重骨骼畸形的 OI 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需进行骨科治疗。OI 的骨科治疗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骨折手术、关节手术及矫形手术。手术通常联合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诊疗流程
作 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 梅 夏维波
参考文献
[1] Forlino A,Cabral WA,Barnes AM,et al.New perspectives on osteogenesis imperfecta.Nat Rev Endocrinol, 2011,7 :540-557.
[2] Forlino A,Marini JC.Osteogenesis imperfecta.Lancet,2016,387 :1657-1671.
[3] Liu Y,Wang J,Ma D,et al.Osteogenesis imperfecta type Ⅴ:genetic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 eleven Chinese patients.Clin Chim Acta,2016,462 :201-209.
[4] Lv F,Xu X,Song Y,et al.Novel mutations in PLOD2 cause rare Bruck syndrome.Calcif Tissue Int,2018,102(3):296.
[5] Yi Liu,Lijie Song,Fang Lv,et al.Gene mutation spectrum and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in Chinese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patients revealed by 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Osteoporos Int,2017,28 : 2985-2995.
[6] Li M,Xia WB,Xing XP,et al.Benefit of infusions with ibandronat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Chin Med J(Engl),2011,124 :3049-3053.
[7] Lv F,Liu Y,Xu X,et al.Effects of long term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a large sample of children or adolescents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Endocr Pract,2016,22 :1369-1376.
[8] Xu XJ,Ma DD,Lv F,et al.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icacy of bisphosphonate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Endocr Pract,2016,22 :1267-1276.
上线时间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