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分型论治争议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造血系统中白细胞系统恶性增生,造成全身组织与脏器的广泛浸润和正常造血功能的衰竭。该病在临床上常见贫血、发热、出血,疲乏、胸骨压痛,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在35岁以前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该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白血病是世界医学正在攻克的一个重点。现代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因素有病毒、放射、化学、遗传及免疫等因素。在白血病发病类型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多,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多。 祖国医学认为,白血病总的归属于虚劳、热劳和急劳等病范畴。辨证归属还常有:因其出血, 归属于血证;发热者,可归类于温病;肝脾肿大明显者,可归为症积;淋巴结肿大明显者,可归为痰核或瘰疬。根据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起病缓急,我们将其分为4种证型 论治。
毒热伏髓型:毒即毒邪,包括热毒、温毒、瘀毒、风毒、药毒等;热即热邪,包括温热、湿热、痰热、毒热等。温热内蕴,日久攻注骨髓,深伏不出,损伤脏器(肝、脾、肾、骨、三焦等),致使肌体阴阳失调,而生血障碍。此型属于中医温病的内容,多见于西医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此型在临床上,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症见:起病较急、壮热、口干、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吐血、衄血、皮下紫癜、舌质绛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而数。此时, 宜迅速驱邪外出,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法,使毒去髓自安,髓安血自生,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辨证选加其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抗癌的中药,同时配合应用适量的西药治疗。此治疗旨在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及骨髓象。
痰瘀交阻型:痰为水运障碍所化,瘀为血行受阻而生。邪毒内蕴可致气机瘀滞,气滞水凝而为痰,气郁则引起血瘀。痰瘀又可互相转化,形成恶性循环。痰瘀交阻,停留内脏,则渐成症积、肿块、痰核、瘰疬。此型在临床上归于邪实之证,多见于西医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症见:起病较缓、贫血、乏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腹中痞块按之坚硬、脘腹胀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及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涩。若瘀阻内脏可致内出血,瘀阻体表可见皮下紫癜。此时应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主,合以清热解毒。我们在临床上常用自拟的逐瘀化痰解毒汤,主要药物有丹参、三七、当归、菖蒲、白花蛇舌草、生大黄、夏枯草、薏苡仁等。同时,配合应用西药化疗,并常规静点丹参注射液。此型的辨证论治重点在于化解痰瘀,需根据临床表现灵活自定治疗方案。因热而痰者,清热以活血;因寒而瘀者,温通以活血;因虚而赛者,补肾以活血。此治疗方案如运用得当,可使患者肿大的肝脾明显缩小,骨髓象很快改善。
脾肾亏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化血,若先天肾亏,精虚髓少,化血不足,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招致邪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后天损伤脾气,则气血化生障碍,正气亏损,邪气因入。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肾亏损,精虚血少,诱使邪气长驱直入,深伏骨髓,邪蕴成毒或化火动血,发为本证。此型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临床上最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症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肝脾肿大、肢体浮肿、舌淡白,苔白润、脉弱无力。此型应以补益脾肾为主。补肾需分阴阳。肾阴不足,宜填精补髓,方用三才封髓丹合两仪膏加减;肾阳亏虚,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之类加减。补脾则强调健运脾气,方选归脾汤加减,以促进血气生化。同时,给予祛蕴毒、化密血的中药,并配合西药化疗, 以使脾肾健、邪毒祛而正气安。
气血两虚型:当白血病患者因邪毒偏盛而呈急性病程后,由于热毒内陷脏腑,深入心肝营血,而气血凝滞,出现高热、出血、骨痛、肝脾肿大,以至昏迷、抽搐等实热证,但继之亦可虚实兼见,气血虚耗症状则日趋明显,直至以虚证为主。如正虚突出者,则呈慢性病程,邪毒伤正,气血生化乏源,即表现出五脏阴阳、气血亏虚的一系列虚损证侯,并因虚中夹实,痰瘀结聚,或正虚再感外邪,则病情更加复杂,甚至出现急性变的实、热证。后期正气日耗,虚损日甚,则大多以正虚为其主要方面,则症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眩晕、心悸、气短、自汗、腰膝酸痛,时有鼻衄、齿衄、皮下出血或呕血、便血,舌淡、苔薄、脉细弱。此时,治宜益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常取太子参、炙黄芪、白术、茯苓、白芍、熟地、当归、 五味子、脱力草等。食欲不旺者加陈皮、砂仁(后下);出血不止者,加三七粉(分冲),阿胶(烊冲)。
在临床中,以上四个证型经常相兼或交错出现,如血瘀、血热、血虚可以并存或相互转化。故临证时,应随证灵活辨治。同时,也可考虑应用一些单方验方。如:当归龙荟丸。每服6g,一天3次。青黛每服lg,一天3次。牛黄解毒片,每日1-8片,雄黄每服1-3分,每日1-3次。肉桂、樟脑各12g,公丁香、阿魏、生南星各9g,牙皂6g,白川椒3g,研极细末,用适量(400g)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敷肝脾肿块或肿大淋巴结。此外,西药化疗相当于中药的“大毒治大病”,应“衰其大半而止”,否则元气大伤,会被迫中断治疗。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