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Clauss法与PT衍生法的差异

1,014

纤维蛋白原(Fib)除了诊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溶栓监测等之外,可以作为动脉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因此用于筛查时就需要足够标准化和良好的重现性,以便于临床判断或解释。除了Fib抗原分析之外,在临床常规分析中Clauss方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临床实验室用PT衍生法的计算值报告结果,并由此产生了室间质控甚至临床报告的显著偏差。

    到底PT衍生法与Clauss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可能带来的什么样后果。
   
    Clauss法Fib测定是临床凝血检验中唯一能够实现标准化的指标,即便是使用不同试剂在不同仪器上测定,都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前提是在方法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比如测定乳糜标本时,会因为浊度较大发生结果偏差。用Clauss法测定参考品或可溯源的质控品时,不同试剂的结果之间一致性非常好,甚至来自于不同实验室的结果之间差异都不显著,从这一点说,参加室间质评时,如果是基于clauss方法,而且在本机上有较好的定标,那么至少Fib这一项是不该失控的。

    临床评估发现,测定高值标本时。与clauss法相比,PT-Fib的测定值偏高,而且对校准血浆有依赖效应,它不仅受标本浊度影响,也会因仪器原理或凝血活酶差异产生较大的离散。一般地说,PT-FIB测定结果略高于Clauss-Fib,两者之间呈曲线关系,而且随着FIB浓度的增高,方法之间的差异会有所波动。在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和溶栓时,Clauss法Fib已经减低时,PT-Fib却仍然表现为正常。

    除了PT-fib的结果略高于Clauss法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即不同试剂测定的结果相关性非常好,但是有可能一种试剂的结果可能明显高于另一试剂。因此,我们在临床评估时,单一依靠相关性来说明新试剂是否可靠或有效的做法是欠妥当的,起码纤维蛋白原这一定量指标应该引入准确度的概念,也就是说不同试剂测定纤维蛋白原时应该使用Clauss直接比较差异性。

    由于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比增高的临床意义较大也更为常见,因此多数Fib诊断试剂主要针对低水平Fib定量,甚至定标血浆浓度仅略,这就决定了测定高值标本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不同的。从这个概念上说,选择FIB定标血浆显得尤为重要的。

    Clauss法尚且能够用参比血浆或其衍生定标血浆来保证不同体系测定的准确性,而有些PT-fib是根本不能定标的;甚至个别方法连高值血浆Fib的浓度都不能设定进去,这是因为仪器内部的参数限制,Fib太高用该方法难以得到定标曲线。英国血液学会在纤维蛋白原测定指南中指出:推荐使用Clauss法纤维蛋白原测定。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不推荐用PT-Fib进行试剂或仪器性能比对,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血栓性疾病时,比如DIC、溶栓、口服抗凝药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时,方法学的差异将表现得非常明显。
 
(责任编辑:zqg)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