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

1,063

血小板抗体检测
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各种血液成分的应用也正在发生变化, 血小板(PLT)的使用日益广泛。但病人经多次输注血小板后,会产生各种抗体,容易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因此有必要建立筛选合适血小板的技术。

现在,临床上如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均需提供血小板,多次输注后,由于免疫因素等,产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其重要原因是免疫性破坏。HLA抗原不配合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之一。其次是血小板特异抗原的抗体。

目前,国际上解决同种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方法主要为选择HLA相合的血小板和交叉配合的血小板两种。后者比前者更经济、更简便易行,不但可以解决HLA抗体引起的PTR,也可解决红细胞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PTR问题。而选择HLA相合的血小板需要有大量的HLA分型明确的供者,在目前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较为困难。
常用的抗体检测(交叉配合)方法有微柱凝胶试验(MGT)、固相凝集法(MASPA)、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等,我院选用固相凝集法(MASPA)。

检测方法

血小板抗体检测,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固相凝集技术。血小板抗原的单细胞层通过离心固定在包被有血小板特异性鼠单克隆抗体的微孔内表面。将患者血清和LISS(低离子强度溶液)加入相应的微孔中孵育,使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固定的血小板单细胞层结合。孵育结束后,洗去未结合的血清成分。加入鼠单克隆抗人IgG和人IgG致敏红细胞(MASPAT指示红细胞)后离心微孔板的方法检测血小板结合抗体。抗人IgG和MASPAT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单细胞层上的IgG抗体上,则显示阳性反应。

结果判读

临床意义

1、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以保障临床患者安全、有效、科学地血小板输血,节省宝贵血液资源。还可以辅助血小板血型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使得血小板血型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走在国内同行前列,并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2、临床血小板输血前进行交叉配型以输注相容性血小板,避免患者输血后产生血小板抗体,有效地防止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减少自发出血、颅内出血甚至死亡的病例。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而反复输注的浪费,不仅为社会节约宝贵的血小板资源,还能为患者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开展血小板抗原检测使进行血小板基因定型成为可能,可建立血小板献血者数据库,准确、高效率地为患者选择HPA血型相容的献血者,解决难治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治疗。同时还可以更准确高效及时地诊断和监测血小板相关其它免疫性疾病,进而研究血小板抗原与疾病的关系。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