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临床应用

1,062

一、TEG能监测“凝血启动-血凝块生成-血凝块降解”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具体参数

 

1.样本低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延长,Angle、MA、G、CI减低,LY30增大(如发生纤溶亢进)

2.样本高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缩短,Angle、MA、G、CI增高

二、目前TEG实验种类和主要用途

种类

主要作用

检测参数及意义

普通检测

1.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

2.指导成分输血

3.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

4.判断促凝和抗凝等药物的疗效

5.评估血栓发生几率,预防手术后的血栓发生

1.  R:最初的纤维蛋白的形成的时间; (R值延长:使用抗凝剂,凝血因子缺乏;R值缩短:血液呈高凝状态)。

2.  K: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反应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K值的长短受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的影响,抗凝剂可延长K值。

3.  Angle:最大曲线弧度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角与K值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

4.  MA:最大振幅,反映血凝块最大强度,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影响。MA增大:见于血小板数量增多或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动静脉血栓,高凝状态。MA减小:常见血小板减少或疾病造成的凝血因子缺乏。

5.  LY30/EPL:血凝块溶解,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反映纤溶系统。

6.  CI:总体的凝血功能

肝素酶对比检测

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疗效

2.评估是否肝素抵抗或过量

1.  R(肝素酶)20min 且R(肝素酶)<1/2 R(普通杯):提示肝素过量 血小板图检测 1.测定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波利维,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物的疗效 2.评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出血原因 3.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手前,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评估 1.  MAADP  :>48mm:提示抗血小板治疗后缺血风险较高;<31mm:提示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较高; 2.   ADP抑制率:判断血小板ADP受体抑制剂等对血小板的抑制百分比,<30%提示治疗效果欠佳; 3.  AA抑制率:判断血小板血栓素受体抑制剂对血小板的抑制百分比,<50%提示治疗效果欠佳。   三、TEG的典型图形能帮助医生更准确、更直观的判断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TEG数值 临床意义 R<4min 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11min<R<14min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R>14min 凝血因子活性极低 46mm<MA<54mm 血小板功能降低 41mm<MA<45mm 血小板功能重度降低 MA≤40mm 血小板功能极度降低 MA≥73mm 血小板功能亢进 R<4min和MA>73mm 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血小板功能亢进 Angle<45° 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Ly30≥7.5%,CI<1.0 原发性纤溶蛋白溶解亢进 Ly30≥7.5%,CI>3.0 继发性纤溶蛋白溶解亢进 Ly30<7.5%,CI>3.0 血栓前状态 四、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适应症 1 .术前术后各种凝血异常的筛查。 2. 术前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 3. 各种出血原因的鉴别诊断、指导成分输血。 4. 输血前原因判断,输血后效果评估。 5. 诊断手术期凝血功能紊乱,指导输血和用药。 6. 鉴别诊断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和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 7. 监测各种促凝、抗纤或抗凝等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比伐卢定、诺其、戊糖、止血环酸等,指导正确使用。 8. 高凝状态诊断,预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 9. 使用各类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疗效判断,鉴别出血、再缺血原因,术前出血风险评估。 10.各种使用肝素的手术或治疗中,如CPB(体外循环)、器官移植、肾透、血透、各类介入、PCI等,药物效果、凝血状况及鱼精蛋白中和效果的评估。 11.使用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疗的疗效判断。 12.各类手术尤其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骨科、妇科、器官移植、CABG(冠脉搭桥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血管外科等术后的血栓发生的评估。 13.监测凝血因子不足。 14.血小板功能检测。 15.血友病的治疗。 16.急性创伤、烧伤、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 17.各种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监测。 18. 高血栓风险患者的体检。 五、TEG指导成分输血-输血方案 TEG®参数值 临床分析 建议治疗 R  < 4 min 酶动力型高凝 抗凝药物 14min  < R < 20min 凝血因子â FFP  8 ml/kg R>20  min

凝血因子ââ

FFP  10~15ml/kg

46mm<  MA< 54 mm 血小板功能â 0.3ug/kg  DDAVP 41mm  < MA < 45 mm 血小板功能ââ 血小板 MA ≤ 40mm 血小板功能âââââ 血小板 α< 45° 纤维蛋白原水平â 纤维蛋白原,冷沉淀 六、血栓弹力图试验(TEG)检测项目的意义   医嘱条目 检测次数 各次检测内容 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普通检测 1 TEG普通检测 1.指导各种成分输血和相关药物使用  2.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3.判断促凝和抗凝等药物疗效如华法林 血栓弹力图普通检测+肝素酶 2 普通检测 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的疗效  2.评估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的疗效 肝素检测 ADP诱导血小板图试验            (CK、ADP) 3 普通检测 判断使用氯吡格雷药物的疗效 纤维蛋白检测 ADP强度检测 AA诱导血小板图试验            (CK、AA) 3 普通检测 判断使用阿司匹林药物的疗效 纤维蛋白检测 AA强度检测 血小板图试验                 (ADP抑制率、AA抑制率、普通检测) 4 普通检测 判断联合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的疗效 纤维蛋白检测 ADP强度检测 AA强度检测 七、血栓弹力图采集标本要求 1.采血方式:静脉取血。避免从留置针及输液侧肢体取血,防止肝素及输入液体等因素干扰。采血后轻轻摇匀,避免反复剧烈震荡。第一管血不能用于此项检测(可作为配血标本使用)。采血后严禁冷藏或冷冻保存。 2.采血管:普通TEG、快速TEG和肝素酶对比检测,均为1管血(蓝帽枸橼酸抗凝);血小板图检测为2管血(蓝帽枸橼酸抗凝+绿帽肝素抗凝),推荐使用BD公司1:9采血管。采血量应严格按照采血管刻度进行采集。 3.采血时间:不受饮食影响。 4.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确保2小时内检测。 (责任编辑:陈雪礼)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