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检验项目参考值汇总(3)

62.氚标记脱氧胸苷测定 
SI <2 
63.泼尼松刺激试验 
服药后中性粒细胞最高绝对值>20×109/L  
(服药后5h为中性粒细胞上升到高峰的时间) 
64.肾上腺素激发试验 
粒细胞上升值一般低于(1.5~2.0)×109/L 
65.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检测 
粒细胞总数的测定: 
    标记粒细胞半衰期(T1/2):4~10小时;血中滞留时间:10~14小时。 
    全血粒细胞池(TBGP):35~70×107/kg 
    循环粒细胞池(CGP):20~30×107/kg 
    边缘粒细胞池(MGP):15~40×107/kg 
    粒细胞周转率(GTR):60~160×107/(kg • d) 
66.粒细胞抗体检测 
正常时血清阴性(萤光免疫法) 
67.白细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 
如测定组效价低于标准对照组2管或2管以上为阳性,表明受检血清中有不完全抗粒细胞抗体。正常对照和盐水对照组应无消耗。 
68.萤光显微镜计数检测 
用 + 号表示荧光强度:无荧光(-)、可疑荧光(±)、荧光清楚可见(+)、荧光明亮(++)、荧光闪亮(+++~++++)。 
69.墨汁吞噬试验 
成熟中性粒细胞吞噬率74%±15%,吞噬指数126±60 
成熟单核细胞吞噬率95%±5%,吞噬指数313±86。 
70.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 
血清5~15mg/L ,尿0~2mg/L 
71.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吞噬百分率(62.77±1.38)% ,吞噬指数1.058±0.049 
标记单核细胞半衰期(T1/2):4.5~10.0h 
全血单核细胞池TBMP:(3.9~12.7)×107/kg 
循环单核细胞池CMP:(1.0~2.7)×107/kg 
边缘单核细胞池CMP:(2.4~11.7)×107/kg 
单核细胞周转率CMP:(7.2~33.6)×107/kg 
72.荧光显微镜计数检测 
观察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用+号表示,-表示无荧光;±为极弱的可疑荧光;+为荧光较弱但清楚可见;2+为荧光明亮;3+~4+为荧光闪亮。 
73.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 
阳性细胞等于或大于20%为阳性结果 
74.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检测(同位素检测法) 
正常人骨髓细胞的活性为dGTP掺入 1×108个细胞的量为0~0.09mmol/L 
75.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检测(酶标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法) 
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定位在细胞核上。TdT为早期T淋巴细胞的标志,在正常情况下不成熟的胸腺淋巴细胞出现阳性反应,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极少或无活性。 
76.血小板黏附试验 
玻璃珠柱法:53.9%~71.1 % 
玻璃漏斗法:21.0%~42.8% 
旋转玻球法(12ml玻瓶):男性28.9%~40.9%;女性34.2%~44.6% 
77.血小板聚集试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常用的体外诱导剂测得的MAR为: 
11.2μmol/L ADP液:  53%~87% 
5.4μmol/L肾上腺素: 45%~85% 
20 mg/L花生四烯酸:  56%~82% 
1.5g/L瑞斯托霉素:   58%~76% 
20mg/L胶原:         47%~73% 
78.血块收缩试验 
定量法:48%~64% 
试管法:1h开始收缩,24h完全收缩 
血浆法:>40% 
79.血浆,-血小板球蛋白检测 
-TG:(6.6~26.2)μg/L 
80.血小板第4因子检测 
PF4:(0.9~5.5)μg/L 
81.P选择素检测 
血浆P选择素   (9.2~20.8)μg/L, 
血小板P选择素数目   (7900~10100)分子数/血小板。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