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相信大家有不少人都有过这种经历。病人持续原因不明的发热、不明原因的血细胞异常等等,都会进行骨髓穿刺,取患者骨髓液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那么,骨髓细胞学检测到底是怎么样的,什么时候需要做这项检查呢,有什么用途?接下来,结合几例实例,为大家解读骨髓细胞学相关知识。AML-M3:AML-M1:IDA:什么是骨髓细胞学检测:是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间的比例关系来检查骨髓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常用的基本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的增多和减少;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③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血浆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定量及构成异常等。④化疗后的疗效观察。⑤需要骨髓做标本的检查,如骨髓活检、造血祖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如伤寒、疟疾)等。禁忌症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骨髓象的分析包括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粒系统细胞改变、红系统细胞改变(包括成熟红细胞)、巨核系统细胞改变、淋巴系统细胞改变、单核系统细胞改变和其他血细胞改变。巨核细胞单独计数并描述血小板分布状态。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分级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有核细胞均数/高倍镜视野常见病例增生极度活跃1:1>100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150-100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20:120-50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贫血增生减低50:15-10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极度减低200:1<5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成人骨髓象特点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活跃粒红比值(2-4):1粒细胞系统占40%-60%,其中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性中幼粒细胞约8%,中性晚幼粒细胞约1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约2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12%,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1%红细胞系统占15%-2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原始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淋巴细胞系统占20%-25%,均为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罕见,幼稚淋巴细胞偶见单核细胞系统<4%,均为单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罕见,幼稚单核细胞偶见浆细胞系统<2%,均为浆细胞,原始浆细胞罕见,幼稚浆细胞偶见巨核细胞系统在1.5cm×3cm的血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5%,幼稚巨核细胞占0%-10%,颗粒型巨核细胞占10%-5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占20%-70%,裸核型巨核细胞占0%-30%,血小板较易见,常成堆存在其他细胞如组织细胞、成骨细胞、吞噬细胞等偶见,分裂象细胞少见,不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细胞形态各种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正常粒:红意义正常①正常骨髓象;②粒、红两系细胞平行增多或减少,前者如红白血病,后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粒、红两系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5:1)由粒系增多或红系减少所致,常见于:①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③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减低(<2:1)可由粒系减少,或红系增多所致。常见于:①粒细胞系减少,如粒细胞缺乏症;②红细胞系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具体细胞比例改变增多减低粒系①各型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原始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②大部分急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以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红系①各类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②巨幼细胞贫血,以巨幼红细胞增多为主;③急性红白血病,以原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常伴幼红细胞巨幼样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骨髓灶性增生部位所采取的骨髓标本,红细胞系比例可呈增多淋巴系①淋巴细胞绝对性增多:见于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其他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②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单核系①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②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病、布鲁杆菌病、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感染性内膜炎等;③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④其他:如恶性肿瘤、肝硬化、药物反应等浆系①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等;②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如慢性炎症及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巨核系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②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③脾功能亢进;④巨核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其他骨髓浸润或破坏及急性感染、中毒、放射病等
(责任编辑:xsq)
那些年,让我们抓耳挠腮的报告单
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