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马庆峰单位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医院(肥城市人民医院)01前 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形态上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侵袭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淋巴组织。临床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以后有乏力、疲倦、消瘦、食欲下降等表现。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及不同程度的肝、脾大,晚期有贫血和出血表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特指由EB病毒引起,具有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三联征,细胞学以淋巴细胞良性增生伴形态变异为主要表现的自限性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疾病。02案例经过案例一,患者为老年男性,因体检白细胞增高一年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明显增高:散点图可见淋巴细胞区域面积增大、亮度增加:仪器报警:案例二,患者为四岁幼儿,因发热来院就诊。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明显增高:散点图可见淋巴细胞在高荧光强度区域面积增大、亮度增加,提示存在一群形态异常细胞:仪器报警:镜下复检可见15%异型淋巴细胞:03案例分析案例一,体检颈部及腋窝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肝脾未见明显肿大。免疫球蛋白M>5.3g/L;血β2微球蛋白3.06mg/L。送检骨髓可见成熟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结合患者为老年人,白细胞增高时间较长,考虑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PD):流式细胞学证实,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案例二,患者为发热幼儿,体检颈部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咽充血红肿,可见脓性分泌物。异型淋巴细胞15%,不除外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其他实验室检查:颈部彩超示双颈部淋巴结肿大。腹部彩超示脾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合肝功能异常、EB病毒IgM抗体明显增高,符合传单诊断。04案例总结慢淋外周血涂片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与成熟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不典型细胞包括幼稚淋巴细胞、细胞核有切迹的细胞和胞体较大、胞质较丰富的成熟淋巴细胞。易见涂抹细胞。传单特征性外周血改变为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对IM诊断的特异性可达90%以上。异淋可分为三型: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IM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抗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对I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必要,被视为诊断IM的“金标准”。慢淋与传单外周血都可出现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高,镜检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增多。慢淋以老年人多见,而传单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所以遇此情况年龄是重要考虑因素,儿童及青少结合散点图及镜下形态、临床症状应首先考虑传单,老年人则不能忽略LPD的可能。【参考文献】[1]临床血液学检验/许文荣王建中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王建中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沈悌赵永强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血液病学/张之南郝玉书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END
(责任编辑:labwebx)
都是“淋巴”惹的祸――慢淋与传单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