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通 怎样才能更畅通?

2006年起,我省开始在部分医疗机构启动临床检验项目报告互认制度。运行两年来,尽管为患者节省了部分检查费用,但仍有不尽人意处
  什么是“一单通”?
  2006年3月,省卫生厅开始在省城的12所医疗机构启动临床检验项目报告互认制度。    2008年6月,省卫生厅又审核确定30家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具备“一单通”资格。也就是说,患者拿着这些医院开具的化验单再去看病,属于“一单通”的项目,不需要再重复检查了。
  省卫生厅确定的“一单通”临床检验项目,基本上都是稳定性较好、价格较高,且属于常规的检验项目。其中,临床化学9项,血常规4项,尿干化学7项,病毒免疫定性6项。这些都是患者去医院看病,如果需要进行化验,常要做的检验项目。为了规范实施,这42家医院出具的临床检验报告单统一格式,通用检验项目作“”标志,并注明“一单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项目检查费用少则一二十元,多则数百元。
  “一单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有效避免重复检查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又能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卫生部门的一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如果“一单通”真正得以实现,患者所花费医疗费用将会减少15%。
  不少患者“不知情”
  这样便民惠民的好事,患者是如何看待的呢?
  2008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见到了忻州来的患者白录小。“您知道啥是”一单通”吗?”看着化验单上有几个项目标着“”,白录小摇摇头,“这肯定是给医生看的,跟咱没关系。”
  在山医大二院,记者采访中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女患者拿到化验单,当看到所查的10多个检验项目中,有4项标着“”号,立即不安起来,急匆匆地问医生:“这些标着””号的项目,是不是说明有问题?这些指标都不正常?”
  在省城几所大医院的门诊,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患者,表示“不知道”“不懂”者不在少数。“的确有不少患者对此有疑问,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下解释工作。”山医大二院肾内科医生黄晓光说。
  但是,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一些知情患者表示了顾虑。辗转在省城几所大医院求诊的梁女士直言:“知道”一单通”又有什么用?医生让重新检查,我也愿意多花一两百块钱去重复检查。万一惹医生不高兴,给个脸色,说不定还影响诊治结果,何苦呢?!”
  医生担心两难处境
  “”一单通”的运行,对于医生而言,存在着一定风险。如果医生没有进行重复检查,而采用患者提供的”一单通”项目的检查结果,万一导致治疗的偏差,在认定医疗事故时会分不清责任,到底算前一家医院的还是后一家的呢?如果由此产生医疗纠纷,谁来负责?”临床检验报告“一单通”专家组成员、山医大二院检验科主任郭存九直言。
  采访中,一些医生表示,“一单通”易使其陷入两难处境:不重复检查,完全采用“一单通”结果,万一造成漏诊、误诊,就成为医疗事故了;如果重新要求患者检查,有时又会招来患者的不理解。
  “”一单通”的检验结果具有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医生而言,必须进行判断、分析,关键性的项目检查绝不能省,有必要复查的一定要查。对患者、对医生都是负责的表现。”山医大二院肾内科医生黄晓光表示。
  另外,一些患者表示,现在做检查,动辄就要花几百块钱,特别是一些成百上千元的检验项目,并没有列入“一单通”,能省的费用还是有限。
  “现在”一单通”还是选择性的”通”,并没有实现”大通”。特别是目前还是只在几十家医疗机构开通,还是区域性的,效果和作用还很有限。”省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吉建民坦言。
  “”一单通”是好事,如何能进一步扩大常用检验项目范围,同时,通过多举措确保医生合理检查、施治是一个现实的课题。”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韩学斌说。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本报记者 秦洋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