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系的王长谦教授研究小组发现了microRNA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相关成果文章MicroRNA-125a-5p partly reg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lipid uptake, and ORP9 expression in oxLDL-stimulated monocyte/macrophages发表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
尽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炎症反应学说,单核源巨噬/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最主要细胞,ox-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则是局部单核细胞被激活的主要刺激因子。针对ox-LDL刺激下的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microRNA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大的科研人员利用oxLDL刺激人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检测oxLDL刺激不同时间后的细胞miRNAs表达差异。
王长谦研究小组先利用μParaflo®微流体microRNA检测芯片(由LC Sciences联川生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进行了完整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并使用Taqman Real-time PCR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5个microRNA存在显著的差异表达,它们是microRNA-125a-5p,microRNA-9,microRNA-146a,microRNA-146b-5p和microRNA-155。
其中microRNA-125 a-5p差异最为突出,出现了显著的上调。科研人员利用转染技术成功导入microRNA-125a-5p抑制物(miR-125a-5p inhibitor),发现抑制microRNA-125a-5p的表达可显著提高细胞对脂类的摄取,并提高了相关的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的表达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microRNA-125a-5p作用的靶基因进行了预测,并成功证实ORP9(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9)为microRNA-125 a-5p作用的靶基因之一。通过抑制microRNA-125a-5p的表达,可以提高ORP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上述系统性的研究,科研人员认为microRNA-125a-5p可能部分参与调控oxLDL刺激的单核细胞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脂类摄取和ORP9表达,而该过程有可能起到了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
相信随着人们对microRNA功能理解的不断加深,我们将可以利用microRNA对动脉粥样硬化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责任编辑:labweb)
上海交大microRNA研究取得新突破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