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由生物谷主办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发展论坛”的特邀嘉宾,应博士将会在2018年3月9日的研讨会上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本次论坛旨在通过聚焦新兴检测技术的发展和LDTs的监管问题,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应用,服务于患者,共同探讨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的讨论与机遇,给到与会者借鉴和助力。在会议开始前,生物谷小编有幸采访到了应博士。
生物谷:应康博士您好,作为第三方实验室发展论坛的特邀嘉宾,首先非常感谢您接收我们的专访!据目前市场调查显示,医学检验实验室5年或增200亿市场,国内的LDTs产业、检测产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您觉得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现在这么火爆的原因是什么?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因素又是什么?
应康博士: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有两种类型,即针对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规检验市场的实验室和针对高技术、转化医学领域的特殊检验市场。常规检验市场蓬勃发展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外,近年来实施的新医改政策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其一是分级诊疗体制,基层医疗资源的作用将得到全面提升和重视,家庭全科医生将承担起大量常见和多发病的诊疗。第三方检验配合这一体制改革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机遇。其二医疗机构寻求成本控制,检验业务外包将增加。而在特检市场方向,新医学诊断技术是核心推动力。其中,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技术突破是最重要的爆发因素。无创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精准医疗、个体化用药等都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鉴于基因测序相关设备投资大、操作专业程度高、生物信息和数据处理复杂,第三方检验具备较大的优势。
生物谷:嗯,应博士,看来您对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现如今,随着医院和第三方检验实验室角色的微妙转化,您认为面对现今竞争激烈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项目,什么样的公司能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以及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应康博士:第三方检验公司与医院检验实验室在服务病人上既是竞争,又是协同。竞争是指服务对象是同一群体,协同是指错位竞争。适合医院开展的项目应该满足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检测方法和试剂合规,检测内容写入指南或共识。而第三方检验公司开展的项目应该更侧重于检测方法难度更高、检测内容更丰富、生物信息分析更复杂的转化医学项目。
第三方检验公司在与医院检验实验室竞争病人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在竞争。除了选择项目中如何错位外,作为临床检验项目,最重要的是质量。医院外送样品最担心就是质量相关的医疗责任。因此,最重要的竞争壁垒就是基于质量的商誉和品牌。
安可济把自己定位于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供应商的行业地位,愿意与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和医院检验实验室一起构建满足市场需求、符合检验医学标准、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协同服务病患的产品体系。行业对安可济技术和产品的认可和使用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重要竞争壁垒。
生物谷:我们相信安可济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您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目前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那么较之这些国家和地区,我国第三方检验行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您觉得未来五年的第三方检验实验项目与现在相比又会有什么不同?
应博士:欧美和日本的第三方检验的服务量或市场占比都比较高,占三分一以上。而中国很低,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医疗体制。中国的第三方检验行业发展瓶颈在于医保政策和行业管理。如何让第三方检验公司在现行医保政策下建立盈利模式和如何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行业管理机制是两个最重要的命题。在普检领域,规模化连锁经营是降低成本,建立盈利模式的有效方式,因此,未来五年会出现强者愈强的局面。而在特检领域,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给新的中小检验公司带来快速进入和成长的机会,将在未来五年中诞生若干个新上市公司。
生物谷:我们有听到目前我国LDTs的监管可能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状况,那么相比之下国外的LTDS标准制定与监管是如何开展的?这个对于国内开展相关工作有否借鉴,您是否有何建议?
应博士:对于任何医疗机构,LDTs应该是平等和开放的。监管的重点不是单位资质,而是对具体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定期能力考核与不定期飞行监管项结合。如果简单地给某些医疗机构许可证,而不对具体项目进行考核和监管,的确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除严格监管外,加重对质量不责任行为的处罚也是必须的。
生物谷:好的,您作为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的演讲嘉宾,能否可以透露透露您将要演讲的内容呢?
应博士:这个还是暂时留点神秘感吧,相信应该是不虚此行的。
生物谷:好的,我们非常期待您在2018年3月9日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感谢应康博士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再见!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