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天津爆炸事件、清华何添楼火灾,16年上海中科院的火灾,一次次事故不断挑战着人们的神经,生化实验室俨然成了最危险的地方,让广大实验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禁疑惑:世界上就没有最安全的实验室吗?也许,有人会想到P4实验室。
P4实验室并非完全安全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一般分为四级,按照安全级别来分,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目前,国内只有武汉大学拥有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该实验室一般用于研究利用烈性病原体,如埃博拉,或者是传播机理尚未弄清的病毒。据悉,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公开拥有P4实验室的国家仅有10个。
图为武汉P4实验室。整个实验室呈悬挂式结构,共分为4层。从下自上,底层是污水处理和生命维持系统;第二层是核心实验室;第三层是过滤器系统;最上一层是空调系统。
图为实验室研究人员。隔离正压防护服,透明的充气罩,蓝色呼吸带另外一端悬挂连接在屋顶的管道上,这样保证研究人员在防护服内进行呼吸循环,和外界空气不发生任何接触。
所有进入P4实验室的实验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据悉,当初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有6名获得了法国BSL-4(相当于P4)使用许可证书后才上岗。
但事实是,在这样的实验室里你就安全,可以”随意”了吗?
09年3月,德国汉堡Bernhard 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一名女科学家曾在为一只实验鼠注射埃博拉病毒时被刺到而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进行隔离观察,而这名女科学家出事的实验室恰恰就是P4实验室,可见,世界上没有最安全的实验室,只有心中有安全防护意识的实验员,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未知感染危险率高
目前高校实验室多为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Biological safety protection third-level laboratory),三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处理那些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感染甚至致死的微生物或病毒。
图为科研人员在P3实验室分离非典型肺炎病原体
P3实验室规定,禁止在一个实验室同时进行两种以上危险微生物的操作,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同时进行了西尼罗河病毒和具有活性的SARS冠状病毒研究,造成交叉感染,致使一名研究生感染SARS病毒。
P3实验室规定,处理危险微生物前,研究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而中国台湾某病毒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发现运输舱内的实验废弃物塑料袋破损时,仍然未戴手套处理,感染SARS病毒。
根据科学家Sulkin和Pike调查的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来自5000多个生物实验室)数据显示,低于20%的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已知的事故有关,80%的报告事例与实验室人员暴露感染性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如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有关。
“这就说明,八成的感染是未知的,而恰恰是这种未知的感染最难及时发现处理,造成的隐患最大。”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都培双教授看来,极微小的气溶胶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
废弃物处理需注意
大多数实验室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基、培养液,有些甚至未经灭菌处理就直接外排,进入下水管道。高校的下水道系统很多并非独立,而是与周围居民的下水道相连,有的甚至直接排到水沟里。虽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每次并不是很多,但日积月累,量还是很可观的,需要加强统一处理监管力度。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一般可分为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其中化学污染又分为有机和无机。有机污染多为有机试剂和有机样品污染,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起溶剂的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溶剂会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围环境,排放量就相当于消耗量。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常见的生物废弃物包括标本,如尿液、血液、粪便、痰液等,实验用品,如器械、细菌培养基和指示剂。
世界上没有最安全的实验室,任何被忽视的小细节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实验室人员,天天与各种危险的病毒、细菌打交道,更应该懂得生命的可贵,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才能给自己量身打造一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实验室”。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