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至今所有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都是由于近距离与带病毒的禽类接触而被感染。图/Gettyimages
圣诞节前后,香港两只红嘴鸥尸体测出含禽流感病毒的消息公布不久,相邻的深圳市一司机因禽流感死亡事件随后发生。世卫组织警示说,禽流感病毒通常不感染人类,但也出现了特定高致病性菌株在人体中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情况,人们对禽流感病毒通过突变可变得更易于在人际间传播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但禽流感真的如此可怕?天上掉下来的一坨鸟粪也会让人类中招?它究竟离我们人类有多近?人因此被感染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从诸多流感病毒中辨别出人患上禽流感病毒?如何尽早救治?
人类为什么会中招?
可能与禽类动物接触过密相关
世卫组织警示,“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人类;H5N1等某些病毒却造成严重的人间感染。”北京地坛医院网站、医学信息中心负责人蔡晧东解释说,“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蛋白只能和禽类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所以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引起人类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以往,H5N1型流感病毒只是一种在禽类动物中流行的病毒,而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H2N2、H3N2三种亚型。但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有人认为禽类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和巨大的储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有研究证据证明,这种一般只会在禽类群体间感染、不会直接感染人类的“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有可能直接跨越物种的界限,或经过传染给猪、马、鲸等第二次跨越(有学者提出“二次跨越论”),或通过“人类和禽类病毒基因重配混合”(有学者提出“病毒基因混合器”论),成为侵犯人类的病毒。蔡晧东说,近年来有人发现猫在接触或吃了禽流感病鸡后发病,可能为这种禽流感病毒适应哺乳动物提供了机会,增加了人类禽流感流行的风险。
蔡晧东主任医师探讨道,“禽类病毒直接获得感染人类的能力,和人类过多猎捕野生禽类、过密与禽类动物接触、大气污染、环境改变等致使禽类病毒获得感染人类能力的基因突变等”可能相关。
(责任编辑:labweb)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