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雪墨 徐述湘报道 近日,英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发布了“传染病的发现与确认项目报告”,报告确认了47个影响未来传染病在我国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卫学院院长黄建始带领课题组历经一年时间,采用文献回顾和对中国181位传染病等领域专家进行咨询后总结得出:未来10~25年里,我国可能有增加趋势的传染病危险因素有17种,包括老龄化、气候变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可能基本保持现有状况的传染病危险因素有5种,包括密集式耕作和失业;可能有减少趋势的传染病危险因素有8种,包括收入差距、贫穷和营养不良以及医院内感染;另外,17种有利于控制传染病的因素可能有增加趋势,包括教育水平、水和食品安全以及公众健康意识。
“为了有效计划和管理传染病,传染病监测既要考虑医学因素,也要考虑非医学因素。但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主要基于生物医学模式,例如发病率、死亡率和实验室监测报告等,很少考虑非医学因素的变化,如人口流动、生物恐怖等。实际上,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已经发生变化,现有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黄建始表示。
黄建始建议:“本项目确认的这47种传染病影响因素中的44种应该考虑纳入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目前44种因素种有25种因素应马上纳入监测系统,以提高传染病监测系统发现和确认传染病的能力。”
(责任编辑:labweb)
传染病的17种危险因素有增加趋势 包括老龄化等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