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用血纷纷告急
●专家分析,无偿献血“靠天吃饭”以及负面猜疑误伤群众献血热情等是主要原因
●广州市血液中心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针对市民献血的种种误区逐一解答
今冬多地血库再告急!据报道,眼下北京、上海、重庆等全国多个城市的血库纷纷告急。究其原因,除了无偿献血向来“靠天吃饭”,一遇寒冷天气街头人流少,献血量自然受影响之外,今年的献血“淡季”也与负面事件导致信任度下降有关。
据业内人士透露,自“郭美美事件”以来,舆论指向红十字会,一些地方的血站也因按国际惯例使用红十字标志而受到牵连,误伤了民众无偿献血的热情,加剧了用血紧张。特别是网上关于无偿献血损害身体健康、医务人员不献血、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等传闻和猜疑,有意无意地在公众和采血车之间筑起一堵无形的“墙”。
在相对温暖的广州,如今也进入三九寒冬,也将面临着一年中的献血“淡季”。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地血库存量是否有保证?临床治疗用血会否受影响?记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闻回放:今冬多地血库告急
入冬以来,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用血再次纷纷告急。
据新华社报道,11月份以来,随着北京市气温骤降,街头献血人数逐渐减少,血液库存量明显走低。12月初,北京血液中心库存量与理想库存有三四成的缺口,今年采血量有可能比去年下降一成。
在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的主页上,表示A型、O型血轻度紧缺的黄色预警信号一直醒目地滚动着,许多医院都在根据预警减少源头支出。
而在每天需要250人左右无偿献血才能满足基本临床用血的乌鲁木齐,近来全市实际平均每天献血人数仅120人至130人。据报道,今年该市献血人数的数量大幅下降,截至11月23日,仅学生献血数量就从历年平均量的24%下降到13%。
供血紧张同样困扰着重庆。12月中旬,本来血液目标库存为4000袋的重庆市主城区,库存仅剩不到1500袋!
本地调查:广州供血基本正常
每天上午10:30之前,一辆流动献血车就会准时停靠在广州天河区广百中怡店门口。这是广州主城区的流动采血点之一,因处于地铁、BRT的交汇处,又属天河商圈,人流量一向比较大,每天的采血量基本超过100个单位(200毫升为一个单位),节假日更为可观。比如刚刚过去的平安夜当天就采集到 277个单位,共计166名爱心人士在这里无偿献血。
目前广州血液中心还有12000个单位的库存量,每天发出1000多个单位,可满足10天左右的需要,临床供血比较平稳。据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介绍,目前该中心负责为除花都、增城、从化和番禺四区之外的广州地区提供用血保障。该中心除了常设的6个采集成分血固定点之外,还有16辆献血车,每天至少会出现在6个流动采血点。广州近六七成的临床用血都来自于街头的无偿献血。
截至本月底,今年大约有50多万人次在广州参与献血,其中本地献血者保守估计超过六成。而据统计, 2011年广州的采血量可达到110吨,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居第2位,基本能满足广州临床的用血需要。
专家解读:
街头献血“靠天吃饭”
据付涌水介绍,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临床用血多来自街头的无偿献血,而街头采血向来有“靠天吃饭”的特点,一遇到寒暑天气,街头人流一减少,献血量就相应受影响。所以,每年7、8月的酷暑、大雨天和1、2月的寒冬大风天,广州也会进入相对而言的献血“淡季”。相对而言,广州的冬天比北方好过些,在一些繁华的商业网点,街头人流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但最淡的时候,一个流动采血车每天只迎来一二十个献血者,采集到的血量仅有二三十个单位,相差近10倍!
“所以,每年接近‘淡季’,我们就得未雨绸缪。”付涌水告诉记者,血液中心为此专门成立了团体无偿献血招募组,发动大型企事业和政府机关、医院补充献血。另外,中心还利用传统、外来的节日搞街头献血宣传。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平安夜当天,血液中心向在广州参加无偿献血者发出了12万条手机短信祝贺,并向当天在流动献血车献血的爱心人士加送一顶圣诞帽,当天就有1472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
猜疑“误伤”民众热情
付涌水指出,除了天气原因,今年各地献血“淡季”用血紧张的加剧,也与负面事件导致的信任度下降有关。自“郭美美事件”以来,一些地方的血站也因按国际惯例使用红十字标志而受到牵连,部分民众无偿献血的热情似乎有不同程度的“误伤”。
另外,网络上对于无偿献血有各种各样的传闻也让有心献血的民众感到困惑。比如,“医务人员不献血”、“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以及“献血有害身体”等等,有意无意地在公众和采血车之间筑起了一堵无形的“墙”。有不少人接触了这些传闻之后产生了猜疑,甚至称:“要真是这样,这个血我们献不起!”
受到传闻和猜疑的影响,国内某些城市今年的采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临床用血量基本在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上升,所以让人感觉到用血紧张的程度进一步加剧。而相比之下,广州2011年的街头采血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团体献血有所上升,所以总量仍比去年增长了5%左右,急诊和手术抢救等应急用血都能及时提供保障。
献血疑问逐个解
疑问1:献血会损害身体健康?
付涌水:从科学角度来讲,一个人献200到400毫升在理论上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正常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大部分在血管内循环流动,但有20%储备在肝、脾等处的血窦或毛细血管、小静脉中,当献血或剧烈运动、外伤出血时,储备血才补充到循环中。一次献血一般为200~400毫升,大概占成人总血液的5%~10%,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献血后出现头晕甚至晕倒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比例很低。原因多样,可能是献血后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是过于紧张,也或因献完血后起身过猛过快所致。但一般只要躺一阵子,适当喝点水就可缓解。我们都会提醒献血人员献血后要休息片刻再离开,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疑问2:献血被多抽作其他用途?
付涌水:可以负责任地讲,正规的采血机构不可能这样做。因为血袋里的保存液是按比例来配的。比如一个血袋只能抽取200毫升血,它就配相应量的保存液来抗凝,如果抽得太多,超过血袋设定的保存量,抗凝效果不好造成血液凝固,就不能用了。而关于血液的抽取量,我国行业标准为正负百分之十。即使是多出的血液也无法用作他途,因为需要抗凝、营养才能保存。而血袋是由企业按国家标准生产的,血液中心并不参与生产。
疑问3:医务人员不献血?
付涌水: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但在广州,最困难的时候是医务人员在献血。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血液来源相对不足,学校和许多单位都放假了,医务人员就成了这一阶段的“主力”和保障。比如今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里面,广州地区的医务人员献血达到一万多人,所有大型的医院都组织了无偿献血。
即使是平时,医务人员献血情况,并非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极其罕见”。很多医院献血的场面都非常令人感动,都是院领导和专家带头,有的医生刚下手术台就赶来。
疑问4:无偿献血却有偿用血?
付涌水:所谓“无偿献血,有偿用血”是误解。因为血液采集后必须经过血型及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和转氨酶等各项两遍检测,算下来光试剂的成本将近两百元。即使不做核酸检测,也要100多元的试剂费用。此外,血袋和低温保存也有成本。这就是为何“无偿献血,有偿供血”的道理。
目前收取的用血费用是成本价,是由发改委在2005年全国定的,一个单位的红细胞是210元,全血是220元。血浆是100毫升40元。医院在用血之前还需做交叉配血,还会按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其实从试剂、血袋、医疗器械、设备、用电、采血车等一系列费用,算起来远远高于用血价,差价还需由各地政府补贴。可以说,去除了制备成本,现在血液本身是免费的,而且,在广州地区献过血的献血者如需要用血还可以免交成本费。血站收取的钱是直接交国库,支出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则由人大、财政一级级审批后拨款,实行收支两条线操作。(翁淑贤 张学元 李航 李智玲)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