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杭州党员志愿者们在填写登记表,准备参加献血。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3月21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一楼。
董芳走进大厅时,已近午休的时间,这里依旧人头攒动。
“还有两个人,您先填个无偿献血申请表格。”护士礼貌地接待。
第一次献血,董芳告诉记者,报纸上看到北京“血荒”的消息后,自己特地选择了中午人少的时候过来。没想到有爱心的人还真不少。
采血量渐增,市民参与性回暖,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高东英副主任自然心情不错。
“无论是献血人口、千人献血率,还是献血总量,在相似规模的城市中,北京都是最好的。”高东英说。
血液的供需矛盾
一张图,两条线,起点不同,斜率不一。
为了方便记者理解“血荒”问题所在,高东英给记者拿出了卫生部新近发布的近年来采血总量和出院人数的对比图。数据显示,2005年—2010年间,国内自愿无偿献血人次由675万增加到1180万,年采血量由2295吨增加到3935吨,年供血量以12.6%的速度递增。
而与此同时,随着新医改报销比例、惠民力度、覆盖率的大幅增长,出院人数也从2005年的5075万人增加至9420万人,出现了“井喷”现象。
“新医改让更多的人减轻了经济负担,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不过,也将医疗配套资源不足的问题暴露出来。”高东英说,“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出院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供血量增长速度。”
药物可以替代,但血液无法替代,一旦血液短缺,手术就无法进行。新医改中,类似于三甲医院、床位、医生、护士数量等,血液也成为供需矛盾突出的各类医疗资源中的一个。
2000万人,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规划服务人口,设计时留有了相当大的余量。不过,随着近些年北京的快速发展,实际服务人口早已远远超越这个余量。
“患者是会走的,哪里的医疗服务好,就去哪里。”高东英说,“以旅游医疗为例。很多人乘着假期到北京旅游的机会,顺便也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新加坡等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旅游医疗已成为吸引旅游的一种重要策略。”
尤其像我国这样“倒金字塔式”分布的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于核心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追逐。
“新医改让我们看到了甩开经济包袱后更为真实的百姓医疗需求。而这也对医改的下一步深入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东英看来,随着城乡三级医疗体系等相关改革的深化,这样的供需矛盾,也将慢慢缓解。
身边的血液安全
张新停,河北省大名县人,发生在弟弟身上的变故,让40多岁的他第一次体验到了血液安全的残酷。由于左腿膝盖和盆骨粉碎性骨折,如果不尽快凑齐手术需要的1000毫升血液,弟弟很可能面对截肢甚至生命危险。
时间不等人,21日一大早,张新停兄妹俩就赶到了北京血液中心为弟弟献血、配血,焦急地等待化验结果。
亲人互救,场景感人。如果有足够的血液,也许会是另一个场景。
我国的人口献血率仅为0.87%,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高东英说:“加强和促进对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献血依旧是目前保障血液安全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年轻人是献血的主力,老年人则是用血的主力。随着我国出生率的下降,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老龄化的趋势显现,血液安全压力骤增。
10年,21次无偿献血,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高东英依旧历历在目。“除了下午散步时身上隐隐地出汗,其他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之后的每一次,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高东英说。
在被定为全国献血月的1月,美国公众会主动参加献血;而在日本,1月,皇室人员也会带头参与献血。“由于春节、学生假期、休年假以及气候等原因,北京的献血状况一直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冬夏季尤为紧缺。”高东英介绍。
2011年,日内瓦全球血液研讨会议上,建立国家间、区域内的血液安全合作机制,被提上重要议程。高东英认为,积极与医疗资源相对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形成合作,无疑也是保障我国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
血液安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高东英希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能走进分散在北京市各地的44个采血点无偿献血。
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将采血点设置总量增加到50至69个,将采血点向符合采血点设置条件的地区延伸,并有计划地将部分采集量较大且稳定的采血点改设为固定献血屋。
血液基础知识、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宣传不够
“为什么不使用100毫升的小血袋采集?”
不久前,郑州一名新生儿因血红蛋白低于“警戒线”,需输入50毫升血液,但因医院没有相同配额的血袋,只能使用200毫升的血袋,致使四分之三的血液被丢弃。这个现象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很多社会争议。针对这个特殊性浪费的现象,高东英有些无奈。
“事实上,连200毫升的血袋我们也并不推荐使用。”在高东英看来,手术中,如果出血较少,400毫升以内,完全是可以不用输血而依靠自身修复的。
“如果用血量较大,例如1000毫升,我们宁愿推荐使用两袋400毫升的血袋,而不是五个200毫升的。”高东英表示,尽管医院和血液部门会尽全力帮助患者寻找适合的血型,但是当病人接受外来血液时,身体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所以会有不同程度的输血副反应。因此,输血时使用越多人的血,其输血副反应就可能会越大,因此使用两袋400毫升的血比使用五袋200毫升的血要好。
“当然,为了考虑献血者的感受,我们还是一直在使用200毫升的血袋。”高东英说,“我们没有在采集时使用100毫升的小血袋,但血液中心可以将采集来的血液分成小包装,供医院使用。原因依旧是上述的安全问题。”
自体供血,“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这一国际认同的高效、安全输血类型,为何始终难以实施?人民网的相关调查显示,近九成被调查网友不了解“自体输血”,48.5%的网友表示首次听说。
血液基础知识、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宣传不够。在日前召开的“鼓励自体输血”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分析,除此之外,自体血回输既没有纳入医疗收费范围,也未纳入医保。无论是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还是患者的经济负担都成了自体供血“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原因。处理一次自体输血的成本跟输四五袋200毫升血的价格几乎一样,但安全性却高出许多。除了贫血、外伤有菌创面等特殊情况外。高东英认为,应当积极鼓励并从政策层面推动实施。(本报记者 朱 波 詹 媛)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