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宣布,在人类染色体中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专家表示,这一重大发现对于深入解析肝癌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肝癌都大有裨益。笔者在看到这则消息时,却不得不为最近正在蔓延的“基因歧视”又捏一把汗。
“基因歧视”,即在基因检测技术和人类遗传倾向预测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携带某种“不利基因”或“缺陷基因”的人们在就业、升学、婚姻等社会活动中采取的歧视对待。在中国这还是个新鲜词,但在国外“基因歧视”屡有发生。2002年,得克萨斯州一家铁路公司就因“基因歧视”问题赔偿员工220万美元。这个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歧视种类一旦出现就很难消除,因为它始终披着理智的外衣,打着科学的旗号,却行着践踏人权的实质。
在此之前,“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已经进入二审阶段,三名考生因为携带“地贫基因”被拒绝录用为公务员。而“地贫基因”携带者平时生活工作与常人无异,终生不会发病。即便如此,“地贫基因”携带者仍受到歧视对待。可想而知,其他一些基因比如“肝癌基因”被检测和公布给招工单位,是否会导致更加坚定的歧视行为?
以基因检测结果对人加以区分,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是“基因决定论”的陈词滥调,是一切以基因为准的“基因霸权”。遗传学原理指出,人体携带的某种基因能否最终表达还受到心理、思想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便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孪生人,也会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完全不同的个性。
仅仅凭借基因检测的结果来判定一个人的优劣甚至未来,将“优质基因”和“缺陷基因”人为地进行筛选和过滤,这和当年纳粹施行的“血统净化工程”有多大区别?如果企业凭基因录取、学校凭基因分班、夫妻凭基因选配,直至飞机凭基因乘坐、饭店凭基因上菜、酒店凭基因入住的时候,那么个人奋斗、责任、荣誉、权利和义务、还有爱,这些我们人类赖以繁衍到今天的黄金法则还有用没用?
肝癌致病基因的发现,实在是人类在应对恶性疾病的道路上胜利先前迈出的一大步。然而在这个“基因歧视”日渐蔓延的今天却成了令人担忧的一个进步。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人类在使用日益昌隆的科学技术作为支点的时候,撬动的应是光明灿烂的未来,而不是人类自身的尊严,乃至生存的秩序。(陈雍君)
(责任编辑:labweb)
基因歧视即基因霸权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