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个静疗群内,一位护理同仁问:“输血浆时渗出了,导致局部出现5*5公分鼓包,该如何处理?”由于血制品的特殊性,好多护理同仁都是第一次听说血浆渗出,当然对血制品渗出的处理也是一头雾水。血液及血制品一般容量少、价格贵,需要输注的患者病情较重,输注时如果发生渗出,会导致浪费血制品,并且会引起患者及家属恐惧担心,所以当发生渗出时会导致医患矛盾。一、输注血液及血制品渗出该如何处理?血制品不属于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一旦发生跑针,不属于外渗,而应该称为渗出。所以当发生渗出时,大可不必害怕局部出现坏死等。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以下处理方法可供参考:1、水胶体敷料贴敷:局部穿刺点止血后,给予生理盐水擦洗局部待干,使用大于渗出面积的水胶体敷料无张力粘贴在渗出部。水胶体敷料的优点:减轻疼痛: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合成弹性体、医用粘合剂、合成增塑剂和表层聚氨酯半透膜,这种敷料与创面渗出液接触后,能吸收渗出物,并形成一种凝胶,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降低创面的感染率:水胶体敷料表面的半透膜结构允许氧气和水蒸气进行交换,但又对外界颗粒性异物如灰尘和细菌具有阻隔性,可明显降低创面的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能保持创面的湿润,潴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创面愈合提供一个最佳的低氧微环境,加速新微血管增生,促进上皮的再生。2、75%的酒精湿敷使用75%的酒精浸泡过的无菌纱布湿敷渗出血肿处的皮肤,覆盖范围要超过皮下血肿处皮肤边缘2-3厘米,干湿度以不滴液为宜,其外可用保鲜膜覆盖,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每日测量肿胀部位臂围并记录,动态观察血肿部位转归情况。注意,局部出现皮肤破损时禁止使用酒精湿敷。酒精湿敷的优点:抗炎消肿:酒精湿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血管的抵抗力,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减少液体外渗;止痛:酒精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起到冷敷的作用,低温可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进一步减轻疼痛。且低温可抑制组织胺等炎性递质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反应和扩散,从而减轻水肿。3、维生素B12注射液湿敷联合喜辽妥外捈穿刺点不渗血后,给与B12注射液湿敷于肿胀的皮肤区域,干燥后及时更换,每次4小时,每日两次。同时湿敷间歇期给于喜辽妥涂抹局部每日3-4次。优点:维生素B12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可促进受损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再生,加快新生组织生长及修复毛囊、汗腺、皮下组织,还可以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达到镇痛作用;喜辽妥软膏属于粘多糖类,具有抗凝、抗炎、抑制胶原纤维细胞增殖、制止透明质酸酶扩散、促进透明质酸合成的作用。二、其他处理措施:土豆片贴敷,50%的硫酸镁湿敷,外渗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等。三、输血时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1、2016INS要求留置针型号选择:成人:根据静脉大小和患者偏好使用20G到24G口径的静脉留置针。当需要快速输血时,使用大尺寸的导管如18G、20G。婴儿/儿童:选择包括脐静脉(新生儿)或足以容纳22G至24G导管的血管。2、输液接头的管理:需要快速输血时,去掉血管通路装置的输液接头。3、穿刺部位:留置针穿刺要避开肢体关节,避免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液体渗漏。总之,在为患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尽量避免使用钢针进行穿刺,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并做好患者的宣教,避免出现渗出情况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责任编辑:dawenwu)
家属急了,护士慌了,输血浆时发生了跑针怎么办?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