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尿IgM排泄高水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性死亡和终末期肾病(ESRD)风险增加。尿IgM排泄增多可能反映了继发于长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度肾小球损伤。在糖尿病患者中,尿IgM排泄增加能否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仍有待深入研究。
尽管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等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与1型糖尿病相似,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肾结构改变异质性更为显著。既往关于伴小血管炎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IgM排泄研究显示,尿IgM排泄增多对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的预测作用强于蛋白尿。此项研究旨在探寻2性糖尿病患者基线尿IgM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共有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于1992至2004年间被前瞻性纳入研究,并定期接受随访,直至2009年1月。终点为心血管性死亡或ESRD。至少连续3次测定夜尿样本的尿白蛋白和IgM浓度。纳入研究时,66例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大于20mg/mmol,40例患者小于20mg/mmol。研究期间,81%的患者应用ACEI。中位随访时间为6.5年。
结果显示,随访期间,55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41例患者患者发展为ESRD。多变量分析显示,尿IgM排泄可预测心血管死亡率及ESRD,并且独立于蛋白尿水平。
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和IgM排泄量分组,
相应的心血管性死亡和ESRD比率
每患者年的心血管性死亡
每患者年的ESRD
合并风险
低IgM (n=25)
0,025641026
0
0,025641026
高IgM (n=15)
0,102857143
0,034682081
0,115606936
低IgM (n=26)
0,070381232
0,062688064
0,100300903
高IgM (n=40)
0,145
0,202166065
0,274368231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