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英(左一)与外宾在进行交流。
张忠英 教授,主任检验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 二十几年从事检验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有丰富理论基础知识,擅长肿瘤标志物、肝炎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2002年科研成果“化学发光技术测定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研究”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科研成果“K19片段检测方法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科研成果“电化学 发光技术检测CK19片段在肺癌、膀胱癌诊治中的应用”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为“胶体金膀胱癌检测试剂条”专利第一完成者。
《科学与健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室都在大量、充分地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你觉得检验人员应如何适应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仪器?又如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张忠英: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进入检验科室,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对检验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仪器不是万能的”,要让这些先进的设备提供准确、稳定的结果,关键在于人——操作者和管理者。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主要有3个方面:道德品质、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
首先,培养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以保障病人利益为宗旨。真正形成“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实践中勇于进取、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新知识,才能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细致的操作环节。
其次,加强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质量意识,认清精湛的技术是检验质量的保证。加强基本功训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实际操作中加强训练,定期和不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奖优罚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团队技术素质。
最后,创造和谐环境,提升文化素质。检验结果要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就必须令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效沟通,因此丰富的基础学科、相关学科、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是沟通交流的基础,那样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应注重以上三方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检验服务。
《科学与健康》:据我们了解,日前,你个人获得了“纳米胶体金膀胱癌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膀胱癌发生的现状?另外,该发明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忠英:膀胱癌在工业化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工业不发达国家,在城市中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致癌物质的接触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膀胱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膀胱癌的诊断以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和膀胱镜活检为金标准,但尿样细胞学检查,影响因素较多,阳性率低,对于Ⅰ、Ⅱ期病人阳性不足50%。膀胱镜取样病理检查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这种方法为侵入性创伤性检查,给病人带来痛苦,且收费较高,患者不易接受,并只限于可见性肿瘤的诊断。
本发明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有如下的突出优点:(1)敏感性好、特异性与准确性高而又无创伤性,可检测尿液中的CK19片段,标本用量仅需50μL,适用于多种场合检测。其灵敏度可达到5~10ng/mL,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2)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可在5分钟内出结果,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膀胱癌的流行病学调查、辅助诊断或治疗后的动态监测和临床医生筛选膀胱镜检查适应人群(即用该诊断试剂盒找出高度可疑的膀胱癌患者)。
《科学与健康》:谈到发明专利,就必然要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你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忠英:在加强知识产权方面,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建议,个人认为:第一,要多宣传,提高公民尊重知识、维权的意识;第二,由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特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须由法律特别规定,即权项范围的“界定”和效力范围的“限制”,因此,应进一步修改完善法律法规,使之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科学与健康》:向临床提供“准、快、优”的高质量检验报告是检验科的基本要求,可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贵科室是怎么做的?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张忠英:这是系统工程,我们参照美国(CAP)美国病理学会对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的认可活动和ISO15189要求,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操作规程。但更重要的是实施。我们每天的标本量有几千份,我们的失误应该在万分之一以下,但失误和不足还是存在的。在工作中通过检查与临床和患者沟通,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达到为临床提供“准、快、优”的高质量检验报告和服务的目标。
《科学与健康》:作为科室主要负责人,可能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科室管理,你在科室管理方面有什么经验?
张忠英:有句熟语是“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规章制度的落实,一开始总有阻力。所以,除宣传外,有时也得用一些奖惩措施。例如与临床沟通。我们先示范,用典型的案例讲解沟通的意义。以前有的科室脑脊液标本未分管,更无标志,因此,结果的重复性不好,临床反而认为是我们检验粗心大意、结果不准确所致。经过与该科室沟通,标本正确留送后,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符合、重复性好,受到临床的认可。通过这件事教育大家,认识到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另外,我们要求主管技师以上,每季度至少与临床交流一次,形式多样,具体的有开专题开座、到临床科室征询意见,还可通过院内网或电话交流等等。如新项目的开展,项目的选择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临床向我们提出要求,也可以是我们到临床调研,双方沟通后确认有临床应用价值、可行的项目开展。这样的项目不易“流产”,有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labweb)
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