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地记者段文利)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等联合国内10家医疗机构,建成中国艾滋病临床研究平台,并持续开展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成人艾滋病抗病毒和免疫重建研究”,围绕优选新方案、降低病死率、免疫功能无应答的发生机制等展开研究,在最优性价比一线治疗方案,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和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成就。
课题组建立了510例初治病人的一线药物治疗队列、100例治疗失败后应用二线药物的治疗队列、以及60例一线药物长期持续性治疗队列等3个不同的治疗队列开展研究。
研究结果肯定了国产仿制药的疗效,并提出以国产仿制药为主的优化治疗方案,即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治疗6个月后更换为齐多夫定(AZT)+3TC+NVP长期持续。新方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AZT的短期骨髓抑制和D4T的长期脂肪营养不良等毒副作用,严重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降低到原来的20%,病人依从性和耐受性显著提高。该优化方案人均年费用为1437元,与以进口药为主的治疗方案人均年费用3719元相比,药费直降61.3%。
研究结果表明,经对657例病人给予上述的优化一线方案治疗1年后,其HIV完全抑制率提高到70%以上,达国际水平。与此同时年病死率降低至1.1%(7/657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公布的4.6%相比,直降76.1%。
李太生介绍,该课题总结的关于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经验包括:强化医务人员培训,规范艾滋病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规律检测病人体内病毒数量并及时反馈给其主管医生;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如对CD4细胞计数大于250、或者合并丙肝的病人避免使用NVP,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病人应使用含替诺福韦(TDF)的方案等;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药物毒副反应;提高各中心临床医务人员参与临床科研的意识等。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