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先武)9月21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刊登了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应邀撰写的评论文章,为两篇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线发表于《细胞》《自然·免疫学》的研究论文及天然免疫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热点进行专题评论。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毒入侵而迅速有效地触发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年来,世界众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发现和鉴定细胞内识别DNA病毒的新型蛋白分子并分析其信号通路的研究之中。美国和德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发表了结果相似的两篇论文,报道了一种新的识别DNA病毒并触发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发现机体通过一种称为RNA多聚酶Ⅲ的蛋白分子识别侵入细胞内的DNA病毒,然后以病毒DNA为模板,将病毒信息转录成一种特殊的双链RNA,再通过该特殊RNA被以往已经证明能够识别RNA病毒的RIG—I分子所识别,最终由RIG—I激活细胞的特定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干扰素产生,从而抑制病毒等病原体复制。
曹雪涛就有关机体如何识别DNA病毒以产生干扰素免疫应答的新机制进行了评论,并对免疫识别与免疫调控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前沿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自行绘制出一张示意图,科学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这一领域尚未解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有关内容和方向。
据了解,这是继去年应《自然·免疫学》邀请撰写《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专题述评后,曹雪涛再次应邀为该杂志同期发表的热点论文撰写专题评论。
(责任编辑:labweb)
我科学家专题评论免疫识别新途径新机制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