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巨头拜耳公司决定在全球召回特定批次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其中在中国计划召回两批次共计3106瓶产品。
拜耳全球召回拜科奇,召回范围存在扩大的可能。 拜耳此次召回拜科奇主要是因为常规稳定性考察期间,发现部分批次的效价有偏离趋势,降解率偏高。调查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人凝血因子Ⅷ与原液中存在的痕量灭菌剂过氧化氢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稳定性出现偏差。
此次召回是全球性事件,除了在我国召回 250IU 规格以外,还在美国、西班牙等国还召回了 2000IU 规格,这些产品均含有 2015 年 11 月之前生产的活性成分。另外还有 8 个批次的产品(含 250IU、 500IU、 1000IU、 3000IU)的效价也可能在保质期内出现下降,也可能存在被召回的风险,存在召回范围持续扩大的可能。
凝血因子 VIII 供不应求严重,存在持续提价预期。 凝血因子 VIII 主要用于甲型血友病治疗。我国血友病患者数量约为 10 万人,其中 80%为甲型血友病,人均凝血因子 VIII的使用量不到 0.3IU,远低于WHO倡议的人均 1IU和欧美发达国家人均 2.5IU的消费水平。
即便国家允许重组凝血因子 VIII 进口,但由于供给远低于需求且进口价格是国产价格的 2 倍以上,凝血因子 VIII 的价格仍然持续提升, 2016 年 7月份福建省价格谈判结果显示泰邦生物的凝血因子 VIII 提价 14%,华兰生物等其他厂商也可能陆续跟进提价,未来每年可能提价 10%-15%。
同时近日美国FDA要求全国所有血库对捐献血液全部进行寨卡病毒检验,直至寨卡疫情消退,上述事件或导致部分血制品进口趋紧。
加之,广西和江西2015年度采购血液制品报价相对7月份福建公布的血制品招标价格进一步上涨,进一步验证了血制品行业景气。
国内目前共有34家血制品生产企业,但血浆采集250吨以上的仅有6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