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的检验人员应如何防护自己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很容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检验人员虽然较少与患者接触,但也不能放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警惕。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外,亦可能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中的分散体系,粒子直径在0.001-100μm之间。气溶胶感染在检验科并不罕见,在采血过程中、离心、拔帽、加样、全自动仪器设备工作等过程中均可产生气溶胶。《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传染源暴露不同风险情形下,检验人员需实行分级防护: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加手卫生,可戴医用防护帽。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外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酌情(比如有喷溅风险)可加护目镜。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单或双层乳胶手套(条件许可,可以不同颜色)、面屏、护目镜、工作服外防护服、单或双层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必要时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而且,检验人员的防护需贯穿检验前(采集和运输)、检验中(样本前处理和检验)和检验后(废弃样本处理)。1检验前(样本采集和运输)的防护对于发热状态的一般患者,采集者须采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对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采集者须采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疑似患者和确认患者在隔离区采样,不建议检验人员进入隔离区采集标本,以尽量减少患者、人员的流动是基本原则。要求患者佩戴口罩或其他呼吸屏障,避开患者咳嗽、呼吸道诊疗操作等时刻。样本采集后最好置于两层一次性密封袋内密封。采集后的抽血针、棉签等应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要求,放入相应的医疗锐器/废物箱。样本院内运输应按照《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53号)执行,放入两层一次性密封袋内密封,由专人运送入实验室。确认装箱前有消毒环节。参与运输的人员应严格做好防护。院外送检的样本,需严格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要求执行。2检验中(样本的前处理和检测)的防护实验室接收、分拣、离心疑似或确诊患者标本时,操作者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特殊情况(如怀疑洒漏)时,升级为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检验过程如果操作过程不必打开试管塞(比如真空采血管的帽),则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如果操作过程须打开试管塞,或可能产生气溶胶,或可能接触标本本身,则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开箱或开袋瞬间,用75%乙醇喷雾消毒。血液样本在离心前一定要认真检测试管有无破损,试管帽有无盖紧等。拔试管帽时,动作应轻柔小心,防止样本飞溅,用75%乙醇喷雾消毒后进行处理,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里完成,再上机处理。离心机离心停止10分钟以上,开离心机盖喷雾消毒。3检验后的防护检验完成后,操作人员摘下防护材料时,不要触碰正面。脱防护服之前,全身喷雾消毒,按标准流程依次脱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装备,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检验后应确保标本密封。检测后的样本,如装血液的试管等,应用封口机封口,或在生物安全柜中重新加盖新的塞子。检验后的实验室应紫外照射30分钟以上,并采用75%乙醇酒精或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液喷雾全面消毒。此外,检验的环境对于检验人员实现安全防护也非常重要。指南提出,实验区环境应符合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核酸操作(如PCR)应有资质、环境符合要求。处理气溶胶的良好方式是开窗通风。按规范进行物表消毒、空气消毒等。面对抗战新冠爆发疫情的紧迫性,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管理对检验尤其是急诊检验提出的新的要求,不光是要求结果提供及时准确,而且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独立易于隔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发布的《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也建议了急诊实验室可采用独立急诊单元,便于优化和集中急诊的资源。面对突然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独立单元更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鉴于在样本离心、拔帽、加样、检测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风险,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加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采用精益管理的流水线控制、监控样本前处理及检测的全过程。这样,自动化急诊流水线不仅可以降低检验人员的操作负荷,检验人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检测的全过程,避免了直接接触病人样本、减少了气溶胶感染的风险。应对新冠疫情的传播,急诊检验更应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物的处置和管理。废液、废物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潜在进一步传播疫情的风险,过多的产生还会增加实验室的处置负担。选用检验设备时,也应该加入对其上下水使用、废液、废物产生量的考量,建议选用一些废液废物产生少,甚至不使用上下水的检测设备。同时需要考虑使用日常维护、维修的间隔长,易于操作,具备远程监控的检测设备,尤其对于收治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定点医院,这些方面可以显著减少操作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延伸阅读奥森多医疗是全球体外诊断先锋力量,有着超过75年历史。由于其干化学快速准确、生化免疫一体机急诊适用性、精益理念急诊流水线整体解决方案,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已成为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急诊检测设备、试剂及急诊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新冠肆虐的凶猛疫情之下,奥森多医疗可携手全国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一起共建急诊(隔离)实验室,共同抗击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奥森多医疗“ValuMetrix”流程优化服务,充分考虑疫情下的隔离(独立)实验室人员、设备及空间等基本情况,可以对实验室的布局、以及急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全流程实施优化,保障新冠疫情时期,仍能向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奥森多的检测平台,不需要“上下水”,使得实验室无需考虑净水系统和废液处理的设计与安置,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能够帮助医院尽可能快的启动样本检测,也成为疫情期间各地新建发热隔离试验室的重要选择。奥森多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包含62项生化项目检测、40余项免疫项目检测,覆盖了生化、免疫检测的绝大多数项目,能够替代单独免疫和生化检测平台,以更好的适应急诊检验环境。奥森多e-connectivity系统可远程监控设备,实现远程诊断、故障排除,减少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奥森多精益管理下的流水线只有 21平方,适应急诊检验的环境,在极有限的空间内帮助急诊(或隔离)实验室实现自动化。且具有自动开盖模块的自动化流水线,可通过旋转开盖的方式减少气溶胶的产生,降低了检验操作人员暴露在生物危害环境的风险。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2] 国家卫生健康委.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3] 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1月第43卷第1期.
(责任编辑:xsq)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