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金标准。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指南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及合理的优化,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为疫情的防控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但近期,常有部分实验室报“假阳”“假阴”的新闻,故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汇总假阳性、假阴性报告可能产生的原因、解决策略,以及新冠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关键点。 01 假阳性发生的常见原因及解决策略常见原因标本污染: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如加样器污染、手套污染、自动开帽机抓手污染等); 气溶胶污染:扩增产物遗留污染;试剂污染或者是阳性对照污染了样本的核酸、扩增体系等。 解决策略:(1)设施:①实验室的合理分区是预防扩增产物污染引起检测结果假阳性最基本的硬件,各区独立,单一工作流向。②实验室通风是极其重要的预防假阳性的有效措施,负压实验室必须保证各区的压力差合理。③所有消耗品使用前均应保存在洁净区域(如试剂准备区或库房,不能放在标本制备区和扩增区)。(2)清洁消毒:① 加样器 用后,先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表面,尤其是与吸头接触部位,然后再用70%乙醇擦拭。② 每一次检测后,有阳性尤其是较多阳性标本检出时,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 实验台和地面等 ,最后用清水擦拭。③ 各区 清洁用具必须专用 。④ 所有 试管架 每次用后,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雾清洁。⑤ 每批检测后,清洁 仪器设备 (提取仪、离心机、扩增仪等) 。⑥ 每批检测后,实验室 紫外线照射2小时 ,可使用移动紫外灯。(3)加样: ① 标本加样时,使用 带滤芯枪头 加样。② 加样过程中避免加样器头部污染,采用加样器清洁流程进行清洁。③ 检测过程中,如发现手套污染立即丢弃, 更换新的手套 。02 假阴性发生的常见原因及解决策略常见原因试剂敏感性低;标本保存、运输和处理不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标本质量不合格,未采集到合格的细胞。样本采集时间过早或过晚。 解决策略:(1) 选用敏感度高的试剂 ;(2) 试剂与提取仪、扩增仪相配套 ;(3) 标本按要求保存、运送、处理 ;(4) 采集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医务人员 ,采集到合格标本。(5) 弱阳性质控品的Ct值波动监控 : 对室内质控品Ct值波动范围进行控制,假设Ct值均值是36,那么Ct值应波动在34.5-37.5之间, 若波动范围太大,反映实验室检测体系重复性差 ,超过此范围就要加倍警惕,特别是超过37.5,意味着本批次检测灵敏度下降了,把阳性标本误判为阴性的可能性增加,要分析引起灵敏度下降的原因 (提取原因、扩增效率原因、试剂效能下降、操作不当等等) ,并及时纠正,必要时本批标本要重新检测。(6) 内标Ct值监控 :同一批实验中,个别标本的内标Ct值明显高于其他标本或未检出,可能采集到细胞量少,有可能漏检,应重新采集标本复测,避免漏检。(7) 采集多种类型的标本 。 保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质量的关键点,标本采集及送检采集人员: 医务人员熟悉标本采集方法并经过培训,建议48小时内未参加疫苗接种工作。 采集场所: 具备通风条件独立空间,不能与疫苗接种点共用。 标本的保存及送检: 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放到标本转运箱内,运送时采样管保持直立状态。6小时内上机检测。试剂及设备试剂要求: 主试剂选用高灵敏的试剂,至少2个靶标(ORF1ab、N),检测限不低于500拷贝/ml;复核试剂灵敏度不低于主试剂,基因靶点的位点尽量与主试剂有差异。 设备要求: 核酸提取试剂应与核酸提取仪配套使用,并选用扩增检测试剂盒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和扩增仪。所有设备应经过必要的检定/校准,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检定校准的程序文件,并按照程序文件严格执行。 性能验证: 临床标本检测前,实验室对核酸提取试剂、提取仪、扩增试剂、扩增仪等组成的检测系统进行必要的性能验证。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核酸提取: 标本开盖加样应在生物安全柜双人操作,标本加样前充分震荡洗脱对保证阳性样本的检出至关重要。 试剂的准备与配置: ①PCR反应体系现用现配,加样量准确。②每种试剂使用前要完全融化,充分振荡混匀,进行短时离心,以使管壁上的液体全部离心至管底。应避免反复冻融,不同批号试剂不能混用。PCR反应体系的配制:①加入提取核酸样本时底部不要有气泡。②加样顺序:3个阴性对照(二区及三区各一个环境监控对照,加一个阴性对照随机放至样本中)、样本、阳性对照。③复检:结果如果需要符合,应重新提取核酸,由科室最有经验人员完成一区、二区和三区的全程操作。如怀疑存在实验室污染,最好重新采集标本由同一实验室复测或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室内质控:①每批检测至少有一份弱阳性质控(第三方质控品,通常为检出限的3-5倍)和3份阴性质控品。质控品随机放到临床标本中,参与提取到扩增的全过程。②不建议使用试剂盒自带的强阳性质控,强阳性质控品的浓度高达检出限的200倍以上。一是容易造成污染,二是起不到监控检出限的作用③质控品应避免反复冻融。最好将配好的质控品分装,低温保存,每次取一管,一次性用完扔掉,不再重复使用。此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因为质控品本身不稳定导致的Ct值波动。室间质评:定期参加国家级或省级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结果判读检测样品在FAM 和VIC 通道Ct值≤检出限,且有明显的扩增曲线及原始荧光曲线起峰明显时判读为新冠核酸阳性。不典型的扩增曲线如斜直线型和翘尾型扩增曲线易误判为阳性,引起斜直线型扩增曲线的原因主要是分液不准确或反应管气密性差,反应过程中溶液蒸发引起探针浓度增加所致。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上机前检查八连管液面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八连管盖是否盖严无缝隙。翘尾型扩增曲线通常表示标本可能存在污染、样本浓度低或者加样量不准确等,建议对同一份标本重新提取核酸复检或重新采集标本复检。原文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关键点与经验分享》为题发表在《临床实验室》杂志2022年5月刊专题“分子诊断”临床经验交流版块
(责任编辑:dawenwu)
新冠结果阴阳不定?从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问题入手!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