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不得安排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查健康码、测体温工作!

导语:合理安排人员防疫,让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尽量回归临床一线,不仅是给他们松绑减负,让他们的专业技术得以体现,也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和爱护。疫情以来,医务人员一直坚持在抗疫路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所有医务工作者苦不堪言。近日,云南省发布的新政策给焦灼的医务人员送上了一缕清风。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抽调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明确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抽调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占比,不超过在职人员数的10%;每次抽调离岗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周。第二、医护人员主要安排核酸采样、疫苗接种、隔离场所医疗服务、标本转运和相关医疗保障等专业技术性工作。不得抽调其参与卡点值守从事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等非必需医学专业技能工作。网站截图有媒体评论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要高射炮打蚊子。要爱护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这支队伍的有生力量,不要拿着黄牛当马骑,要科学安排,合理使用。要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非必须岗位,不必安排本就临床任务繁重的他们。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是时候让卫生技术人员回归临床了疫情发生以来,大量医务人员被疫情防控工作缠身,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测体温等等,抽调到高速、车站、码头等各卡点。夜班岗、核酸岗还不断挤压那一点宝贵的轮休时间。对于检验人而言,因为检测岗位的人员缺失更为严重,所以很少会派遣检验人做查健康码、测体温之类的工作,我们的时间大都没日没夜地消耗在实验室里,就这还跌偶尔客串一下去做采样之类的工作。这些正常职责之外的额外工作量,侵占了医务人员极其宝贵的休息时间,打乱了其自我调节频率,是对医务工作者生理心理双重意义上的危害和打击。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临床业务收入锐减,疫情防控支出加大,职工薪酬待遇一年不如一年,医护工作压力却一点未减,甚至有医院濒临倒闭。比如前几天检验君提到的四川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被关闭,引起了业内外震惊。点击图片查看公立医院尚且如此,民营医院所面对的形势则更加严峻。所以,科学常态化防控,合理安排人员防疫,让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尽量回归临床一线,迫在眉睫!构建专业的检测队伍解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安排人员防疫,让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尽量回归临床一线,不仅是给他们松绑减负,让他们的专业技术得以体现,也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和爱护。今年5月16日,《求是》杂志就刊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的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文章中强调,“在采样人员调配上尽量不要挤占日常医疗资源,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主要保障日常疾病诊疗。”这说明国家已经看到庞大的核酸检测任务,影响了正常的诊疗秩序。文中明确提到,可移动检测力量为重点,加强公共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实验室建设。这意味着,通过构建专业的检测队伍解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做法,已经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当“核酸检测”能从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下的一个临时性的、应急性的抗疫手段,转变成为正常的市场行为,不再绑定医务工作者群体,可谓是皆大欢喜。解绑之后谁来承接防疫人员的空缺?为减轻一线防疫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各地开始专项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培养核酸检测专业型人才。以河南为例,通过开展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项目制培训,培训计划今年年底前全省完成培训取证5万人以上。其中,核酸采样培训取证2万人以上,核酸检测培训取证1万人以上,环境与物品消毒培训取证1万人以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培训取证1万人以上。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相关工作人员主要来源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及辅助岗位工作人员,本科院校医学类、技工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大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环境与物品消毒、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培训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社区相关工作人员、院校学生、志愿者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深圳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采样方面,早期通过区属公立医院人员调派采样人员,容易导致医护人手不足,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后期各区采取区属公立医院及社会办医院派人、购买第三方采样服务等方式,组建采样队伍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很好地缓解了医务人员采样压力。南京市此前也发布了《南京市补充性核酸采样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招募核酸采样志愿服务人员,符合报名条件的,经过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并通过相关考试后,就可以正式加入补充性采样人员的志愿服务队伍了。目前,已经有一批补充性采样人员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甚至,还有研究机构、企业顺势推出核酸采样机器人。2020年3月,由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2021年3月,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携手杭州湖西云百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全自动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今年4月,由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在烟台面世。今年5月,江苏省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研发成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核酸采样机器人,一次无人操作核酸采样完成,仅需用时30秒另外,近两年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有效弥补了各地检测资源不足的情况。街头巷尾,那些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白”同样获得公众的赞誉。据企查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医学检测相关企业超过1700家,从增速来看,2021年新增301家,同比增长20.4%,而截至今年5月,2022年已新增145家。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