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新标志物——雄性激素受体

一个由瑞典、比利时和英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已经发现: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化,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 (ctDNA)的变化可能是应对对疗法产生抵抗性的无TP-53突变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有前景的血液标志物,而且这些标志物与患有这种类型的癌症患者的存活以及结局有关。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研究员、资深作者Johan Lindberg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能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的常规检测方法,这样患者就能得到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据我们所知,代表雄性激素受体负担临床有效性的第一次演示的数据是基于多种发生在治疗选择压力下的mCRPC演进期间,雄性激素受体基因自身变化和/或雄性激素受体剪接变化的表达得出的。”Johan Lindberg指出雄性激素受体位点输出的生物标志物在mCRPC中普遍存在。   基于之前前列腺癌液体活检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怀疑不同类型的雄激素受体的变化最终可能在接受化学去势和其他癌症疗法治疗的所有前列腺癌病例中显现,这促使研究者们对109名携带TP53野生型变异、发生转移以及mCRPC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在他们体内发现几种基于雄性激素受体的标志物。   日前。该研究团队在《美国医学会肿瘤期刊》(JAMA Oncology)网络版的研究报告中发表了一篇新的分析文章。他们的研究重点是肿瘤中存在TP53野生型的患者,因为这种肿瘤抑制基因的变化为他们预测预后提供了线索。   Johan Lindberg及其研究团队通过结合低覆盖率的ctDNA全基因组测序和CellSearch捕获的CTC靶向RNA测序,成功地从80例接受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治疗的mCRPC患者的基线血液样本中分离出了CTC和ctDNA的雄激素受体变化和剪接变异。在这些病例中,超过61%的雄激素受体变化与无进展生存期的缩短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Bram De Laere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方法可以识别出那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如有可能,应该向这样的患者提供其他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当他们深入研究患者的预后与CTC或ctDNA中雄激素受体干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时,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血液中更多雄激素受体变化的发生,患者的结局往往不容乐观。例如,在16例mCRPC患者中,基线液体活组织检查中的雄激素受体发生显著变化,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仅有10个多月。   相比之下,该团队发现17名的平均存在3种重要的雄激素受体扰动的病例无进展生存期不足6个月;而出现3个重要的雄激素受体变化的另外16名mCRPC病例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不到3个月。基线雄激素受体无扰动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达到近14个月。  在考虑到存活与雄性激素受体变化数量有关后,研究人员在采用抗雄性激素药物阿比特龙治疗的57名患者以及采用激素疗法恩杂鲁胺治疗的23名患者中发现了类似的风险分层。   Johan Lindberg 认为:“我们发现,存在3种或3种以上雄性激素受体抵抗标志物的男性预后最差。这表明,携带正常TP53基因、没有或只有少量雄激素受体抵抗标志物的患者可以通过恩杂鲁胺或阿比特龙等持续激素治疗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