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记者在杭州市无偿献血年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1至11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100%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无偿献血达156350人次,其中一次献血300毫升以上的有95528人,占67.7%,无偿献血量达43吨。
建起医务人员志愿者名录
从实施《无偿献血法》后,我国的采血模式大多为街头流动采血。
杭州今年1-9月,无偿献血人数比去年下降近30%,而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用血量猛增,此时往往血库会暂时性的告急。特别是特殊天气,街头献血人数下降更明显,让血液告急更加糟糕。
上城区52个社区6个街道办事处机关,从去年开始夏天最困难的时候参加献血。拱墅区仅市政府和辖区内公安警察每年献血不少于200人。
会议表示,下一步杭州将建起医务人员志愿者名录,在冬夏两季或者在血库不足的情况下,把这支最安全的队伍补充进去。
一次献血300毫升以上 有助于新血液再生
一直以来,杭州市的无偿献血在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公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杭州市的无偿献血量每年在递增。
“对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毫升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市卫生局副局长滕建荣说,而每次献血300毫升以上,能够触及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脏器内的血液参加到血液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降低血稠度,能有效地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你还可以自体输血 也能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这样的方式在国外已开展20多年。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60%病员接受了自体输血,日本有80%到90%的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会备好自己至少400-600毫升的血液,在美国自体输血已占总用血量的15%。
好处有三点,一是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二是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三是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
目前杭州的三级甲等医院都已开展工作
在目前杭州的三级甲等医院中,自体输血浙医二院开展得最早,仅今年1-10月已经开展900多例,节省血液330000毫升。麻醉科主任严敏对自体输血颇有研究,他说如果自体输血技术能全面推开,至少可以减少医院三分之一的异体血用量。
杭州要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服务意识
一直以来,对无偿献血者的鼓励都是以精神鼓励为主。滕建荣说,“我们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有什么奖品?当工作人员告知是以精神奖励为主,奖状作为一种鼓励标志的时候,对方就会提些意见,比如在献出上万毫升血液后如果还是发个奖状,会觉得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不能评价他觉悟不够高。”他说,事实上,在报销血费和互助金的时候,也经常有抱怨:献血容易报销难。
当直系亲属不在同一户口本上的时候,必须出示户籍证明;当在异地用血后,又必须回原献血地报销时,来回时间和费用会得不偿失。
无偿献血者的服务意识仍需探索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深圳市的血库最充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人口的主要构成是没有公费医疗保障的外地人,“无偿献血的公民在特区享有终身、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一支1万人的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另有600人的稀有血型储备队伍,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血液应急供给,这也让全国“血荒”四起时,上海可以大声说“不缺血”。
此外,上海今年首次成功尝试了网络预约献血新模式,“鼠标一点市民轻松献血”,让管理部门在“量”上能心中有数,更便于统计血库库存量及库存比例,避免出现血液偏型现象。
(责任编辑:labweb)
杭州探索献血服务 呼吁推广自体输血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