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检验医学网特约报道员笪文武报道: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和检验中心实验室主任,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殷晓鸣教授深谈中美检验行业的现状和差距,为大会带来了《美国临床实验室主任及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临床职责》的精彩讲座。
临床实验室主任需要通过临床病理或实验室医学专业培训。要想成为临床实验室主任,需要在4年的本科教育后再完成4年的医科教育。准医生毕业后再进入一个正式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最后还需要通过临床病理或实验室医学专业培训,这通常又会持续3-4年。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专业培训,通过相关的资格考试之后获得医疗许可证然后更加紧密的参与到临床工作当中。临床实验室主任通常不做技术工作,而是遵循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解决医疗、监管和行政问题。具体的技术问题和仪器操作则依赖于实验室技术人员。通常,实验室技术人员不需要博士学位,学士学位即可。他们接受1-2年的实验室科学教育作为其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在进入临床实验室之前他们还需要在临床实验室科学接受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通过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如美国临床病理学会),并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要不断接受教育并获得学分。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验室人员分工明确,并且作为一个团队去履行不同的临床责任。殷教授认为了解这些问题会有利于中国检验界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提高检验为临床服务的功能。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