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年会系列报道: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二)

潘世扬《新标志物SP70 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精准医疗呼唤精准诊断》

 
    中华检验医学网特约报道员徐建华(广东省中医院)报道 2016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专题论坛《新标志物SP70 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精准医疗呼唤精准诊断》邀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医学检验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潘世扬教授做《新标志物SP70 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精准医疗呼唤精准诊断》专题发言。

    潘世扬教授首先介绍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两种液体活检检测对象的基本原理,检测平台及其目前临床应用中的技术难题。提出液体活检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可以被应用。潘教授着重介绍了其课题组在二十多年的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发现并命名的新肿瘤标志物—SP70。该标志物存在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胞膜上,可以被单克隆抗体NJ001 识别,利用包被NJ001 单抗的免疫磁珠,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可以将表面表达SP70 的肿瘤细胞从体液中捕获,再经组织化学染色,对捕获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形态学良恶性鉴别,从而实现对患者的精准诊断。潘教授把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产品,满足临床精准检测需要。

    授课后,大会主持人黄宪章教授给潘世扬教授颁发中华医学会证书。

    陈 鸣《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带来的若干思考》

 
    中华检验医学网特约报道员徐建华(广东省中医院)报道 2016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专题论坛《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带来的若干思考》邀请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陈鸣教授做《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带来的若干思考》专题发言。

    陈鸣教授首先介绍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肿瘤精准医学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仅根据初诊时标本指导后续治疗可能产生偏歧,再次肿瘤活检对进展期肿瘤至关重要。液体活检因其无创性、准确性、动态性、可行性在精准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陈教授系统阐述目前液体活检的主要检测途径:包括血液中游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RNA(Circulating RNA)和外泌体(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RNA 等)。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CTCs、ctDNA、外泌体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复发检测成为可能,指出二代测序技术用于发现未知基因,探索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发现耐药机制等方面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陈教授也分析了目前液体活检用于肿瘤领域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临床监管、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标准化、临床意义确定等。

    授课后,大会主持人郭玮教授给陈鸣教授颁发中华医学会证书。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分析的临床应用》,李鹏昌(北京协和医院)

    《低尿酸血症的基因诊断》,谢小兵课题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UPLC-MS/MS法快速检测血液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环孢霉素A 和霉酚酸浓度》,白杨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妊娠期血清HCY水平与早产儿的相关性研究》,邱先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538 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林芬(潮州市中心医院)
 

 
    《胱抑素C 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分泌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王清课题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中华检验医学网独家新闻报道)
(责任编辑:陈雪礼)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