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一(主持人:张新,王昌敏)
孟庆贺教:《Clinical Utility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中华检验医学网特约报道员宋颖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报道。2016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一”邀请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孟庆贺教授做《Clinical Utility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专题发言。
发现用于诊断和有预测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肿瘤细胞从肿瘤组织中释放入血流,这在癌症迁徙中起到关键作用。孟庆贺教授介绍了(CTCs)的概念、CTCs的检测以及CTCs在肿瘤诊断、治疗监测以及肿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同时,也指出目前CTCs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另外,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CTCs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 CTCs)。目前使用FDA认可的技术很难检测到EMT CTCs。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细胞表面波形蛋白(CSV)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中都有表达,可以用于癌细胞检测。孟教授还通过大量数据说明CSV在乳腺癌和直肠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孟教授还强调,CTCs的这种液态活体组织检测方便,可以重复检测,是一种重要的非侵袭检查手段。
授课后,大会主持人王昌敏教授给孟庆贺教授颁发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感谢状。
王传新教授:《肿瘤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检验医学网特约报道员宋颖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报道2016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生化学组-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一”专题论坛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中心主任王传新教授做《肿瘤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发言。
王传新教授提出肿瘤精准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精准医疗的基础是精准诊断,而精准诊断的关键就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应用研究。王传新教授介绍了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包括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相关的标志物、尿液等无创性诊断标志物以及循环游离核酸等。此外,随着测序技术特别是相关检查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新的肿瘤易感基因或DNA突变、甲基化和miRNA特异性表达谱等分子标志物的发现成为可能,对此类新标志物进行大规模临床应用评估将对肿瘤早期预警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王传新教授课题组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针对我国肺癌、胃癌、结肠癌等一些常见恶性肿瘤进行了系统的肿瘤标志物筛选及验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授课后,大会主持人张新教授给王传新教授颁发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感谢状。
《基于质谱技术应用CLINPROT系统建立乳腺癌诊断模型》 杨帆 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Detection of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Glycoproteins in urine using Glycoproteomics and mass spectrometry》贾兴旺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生化科
《血清EphA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李世宝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农村地区成人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文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血清睾丸酮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中的价值》 张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手足口病中的诊断价值》 吴亦栋 杭州市儿童医院
(中华检验医学网独家新闻报道)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