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人员怎样预防和避免新冠感染?武汉一线同行是怎么做的?

新冠肺炎生物安全防护专家共识解读一、背景国家卫健委相关文件:制定目的:指导临床实验室在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其他相关检验时,开展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适用范围: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学、临床病理学、输血医学等);医疗机构科研性实验室和基础医学实验室等,可以参照实施.二、流行病学2019-nCoV是人类分离的第七类冠状病毒,其基因特征与 SARS-CoV 和 MERS-CoV有明显区别。与蝙蝠 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 ZC45)同源性>85%。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该病毒!传染源:  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潜伏期1-14d,3d-7d多见。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明确的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不除外粪口途径和其他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会发病。特别对于气溶胶传播途径,检验科是高危科室,例如离心后立即开盖气溶胶感染风险高。在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做到位的情况下,气溶胶传播是可以被阻断的。三、生物安全原则2019-nCoV暂按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病毒分离培养、动物实验等活动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开展;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如果不能可靠灭活,进行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时,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开展,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核酸检测须灭活,如60-65℃ 20-30min。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或经过严格生物安全评估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均可开展;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基于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生物安全计划,避免过度防护、过度消毒;目前在全国很多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已经常规开展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第四、个人防护1. 防护用品和分级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外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酌情可加护目镜;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双层乳胶手套、面屏、护目镜、工作服外防护服、双层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必要时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2、用品和消毒标本转运箱:建议涉及2019-nCoV的标本箱专用密封标本袋:要求透明、有生物安全标识生物安全柜:二级生物安全柜,A2、B1、B2型均可移液器:建议专用,吸头带滤芯为佳紫外线杀菌灯: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min消毒液: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3. 环境与个人准备实验区符合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分区到位。经有关部门评估批准后,才能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个人应具备相应工作资质,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精神饱满、积极乐观,时刻保持良好的防护意识五、标本的检测检验前1.一般患者,发热状态采集者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2.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就地隔离采样。不建议检验人员进入隔离区采集标本,尽量减少患者、人员的流动和接触。采集者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在确诊前仅限于检测时不开盖的检测项目(如血常规、CRP)和2019-nCoV核酸检测等。3.确诊患者(1)只进行必要的项目检测(2)标本的飞沫或气溶胶,接触患者的皮肤、衣物和日常用品,或接触标本本身,均有接触传播的风险(3)须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标本要有特殊标识(XG)(4)无纸化办公
(责任编辑:xsq)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