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执业医师制度改革一直在探索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在全国各级医院中,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具备执业资格,却又不得不继续从事着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医技专业。
按规定,凡出具医学放射、医学检验、医学病理、医学功能等医学技术诊断报告的,都要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但目前我国医院的现状却是:一方面学临床的考取了医师执业证书,可是根本不愿意再改为医技医师;另一方面大量的医技人员“无证”行医,造成了合理不合法的尴尬工作现状。
这些人中,大部分学的是医技专业,且学历以大、中专者居多。还有一部分人年龄偏大,也没什么学历。他们想要报考执业医师,现行政策又不允许。况且,这些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是不可能跟学临床的人相比的。以笔者所在的一家三乙医院为例,医技人员约有六七十人,有医师资格者不足10人,检验科则为零。试想,医院这部机器要正常运转,单靠这几个人能行吗?如果要严格执行须具有执业医师证才能签发报告的话,那么大部分医技科室只有关门,大部分医技医生只有下岗。这种现象在全国很普遍。
我认为,相关管理机构应该把医技医师执业与临床医师执业区别对待,可细分为:临床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乡镇执业医师、医技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等。明确其取得哪一类别的执业证书就只能执业于哪一类别,不至于相互混淆,导致专业混乱。而对医技执业这方面的考试,应该允许学检验、放射、病理等人员参考,并相对侧重于对专科专业知识的考核。还应该对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年龄偏大的人员采取免考准入医技执业。这样,既能解决目前医技医生面临的尴尬工作局面,又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医技医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医技的医学生看到一个光明的前景。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