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酷热难当,为病菌滋生创造了条件,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旦吃坏肚子,轻则腹绞痛,重则上吐下泻,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要人性命。 专家指出,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谓夏季常见消化道“杀手”。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陈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鸣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梁骏华、卢玲玲
沙门氏菌感染:
污染隔餐食物
在夏季常见食物中毒的致病细菌中,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鸣副主任医师指出,患者食用遭沙门氏菌污染的过夜食物、隔餐食物后,会出现腹部绞痛,通常排便后会有所缓解,严重者会出现发热等症状。
其中,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可引发伤寒、副伤寒,主要侵袭儿童和青壮年,多发于夏秋季。病人和带菌者的大小便中带有伤寒杆菌,通过水以及食物、手、苍蝇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沙门氏菌平均潜伏期是12~14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专家指出,伤寒、副伤寒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容易形成慢性带菌者,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
可引发腹绞痛、腹泻、发烧、呕吐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侵入型和毒素型两类。前者引起的腹泻与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相似,一般称为急性痢疾型;后者所引起的腹泻为胃肠炎型,一般称为急性胃肠炎型。例如,今年侵袭欧洲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引发腹绞痛、腹泻、发烧、呕吐,可发展为血便。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梁骏华医生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人体内潜伏期为3~8天,大多数人感染3~4天即发病,10天内康复,但约有1/10的感染者腹泻几天后继发少尿或无尿的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病情严者可发展为重的溶血尿毒综合征,其病死率为3%~5%。
痢疾杆菌感染:
发热、腹泻、腹痛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病,由痢疾杆菌引发,症状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需要注意的是,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容易发生急性中毒性菌痢,表现为突然高热、发热、腹泻、腹痛、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霍乱弧菌感染:
腹泻呕吐
大便像淘米水
霍乱知名度很高,每隔几年就要出来祸害人间。霍乱弧菌可导致霍乱、副霍乱等烈性肠道传染病,死亡率极高。人感染霍乱弧菌后,潜伏期可由数小时至5日,以1~2日为最常见。多数患者起病急猛,起初突然腹泻,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大便非常频繁,表现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严重者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进入脱水虚脱期,表现为四肢冰凉、肌肉痉挛或抽搐。(任珊珊 生温利 宋莉萍 梁宁 宋忠雷)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