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获悉,享有医学界的“福尔摩斯”的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王传新教授出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委员。这是山东检验界的骄傲也是全国检验界的骄傲。
图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新闻报道截图
大会由山东大学组织部部长王炳学宣读学校任命文件。大会对王传新教授的评价概括为:立场坚定、大局观和组织协调能力强,视野开阔、有魄力、事业心责任感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他作风民主,处事公道,平易近人,善于合作共事,有较高的群众威信。
的确是这样,咱们再带着大家认识一下王传新教授。
王传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美国UCSF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近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主持完成的课题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4部,主译著作1部,参编“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及其他著作11部。
中华检验医学网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采访过王传新教授。正像山大王炳学部长评价他一样,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检验医学领域专家。
早在2012年王传新教授就提出“医学检验要与‘早’结缘”,国内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肿瘤早诊早治是提升肿瘤生存期的关键。他率先建立“蛋白质筛选和单克隆抗体研发平台”,自主研发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单克隆抗体获国家发明专利,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CV抗原诊断抗体。这项技术使HCV感染检测窗口期从原来70天缩短至2周以内,显著提高HCV的早期检出率,在肝癌早期防治、临床急诊手术安全以及献血、用血安全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项目获得我国同类产品中首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全国22个省500余家医院广泛应用。该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学科团队管理上,他认为,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基础和国际接轨的人才梯队,发展的后劲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强调,“做人做事做学问,一定要培养团队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他将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先后培养和引进了20余名博士研究生,其中18人有海外留学经历,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和相关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泰山学者岗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在站博士后5名。
日常学科管理中,他就像福尔摩斯一样,不放过关于疾病诊疗的任何蛛丝马迹,并且为不断增强提供诊疗线索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看看他的履职蓝图吧:
第一,加强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增加影响力,团结提高自信心,团结产生效益,在山东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山大二院的负责人,一定会和袁魁昌书记一起,团结好领导班子,团结好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创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同时发挥一切积极因素,争取各级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平台。
第二,注重质量。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三级医师负责制、首诊医师负责制、主任医师负责制、三查七对等核心医疗制度是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机遇,利用良好机遇赢得市场,以更大的市场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更多的效益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科学和教研的发展。
第三,注重创新。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强则医院强,这就要求每位科主任、每位学科带头人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理念,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要有国际视野,同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要尽快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医院的密切联系、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途经,加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王传新表示,担任山大二院院长深感责任重大,自己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当前国家正在实行医疗体制改革,一些新的医改政策即将出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为大型公立综合医院改革指明了方向,这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政策,寻找和探索适合山大二院发展的科学决策和管理办法,任重而道远。他坚信,在山东大学的正确领导下,在山大二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山大二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们祝愿山大二院在王传新教授带领下更强、更大!
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简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北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是百年老校山东大学的附属医院,也是全国第一家通过新版等级评审标准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原国家卫生部依托原山东医科大学(其前身为始立于1864年的齐鲁大学医学院)投资建设,筹建于1986年,开诊于1997年5月18日。医院植于厚土,志在高远,秉承老齐鲁大学“博施济众 广智求真”的血脉基因,在医疗改革大潮中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矢志不移,追求卓越。一批批山大二院人既胸怀家国天下,又立足服务地方发展,在一片藕田池塘之上,将医院建成山东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健康与医疗服务中心。
特色优势技术:妇科肿瘤疾病微创、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治、泌尿肿瘤疾病微创治疗、胸科微创、肿瘤放疗、健康管理、传染性肝病治疗、消化内镜、肾脏移植、手足和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极低体重早产儿救治、儿外科、产科、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等专业或技术在国内或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外科微创治疗等为医院三大特色优势学科群。
人才实力: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260人,其中泰山学者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各类国家级、省级学协会任职人员525人。
教学情况:医院拥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68人,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8个二级学科、31个三级学科。作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每年承担省内外十余所医学院校的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见习教学任务。作为全国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
中华检验医学网根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网站、山东卫生计生科教宣传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