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东北网12月9日讯 义务献血后,他得到了一本红色的献血证书。然而,这本证书带给他的是家庭破裂,妻离子散“血疑”毁了他的幸福家庭。
血站发给老刘的献血证上写着血型“O”
老刘做梦也没想到,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会因为大庆市中心血站在献血证上标错了血型,而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
12月3日,坐在记者对面的老刘,一脸沮丧和无奈,他说:“那本弄错了血型的献血证,让我妻离子散,把我害得太惨了!”
更换户口本全家验血型
2005年,大庆市更换新一代户口本。社区民警要求每个人去医院检验一下自己的血型,以便登记在新户口本上。
老刘家也不例外,他的妻子、女儿都去检了。
妻子的血型是O型,女儿的血型是B型。
老刘因参加过1995年单位组织的无偿自愿献血,有市中心血站发给的证明,上面标注着血型,免检,直接就把这一血型登记在了户口本上。
女儿不是亲生的?
十多天后的一次战友聚会上,老刘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一段不经意的对话,走向了破裂的边缘。
大家都因为户口登记检了血型,自然,这个话题就成了餐桌上人们谈论的话题。
老刘回忆,那天,一个战友问他:“老刘你啥血型?”
老刘说自己是O型。
他又问:“你姑娘是啥血型?”
老刘回答说是B型。
他又追着问:“那你媳妇呢?”
老刘说:“她和我一样,也是O型。”话一落地儿,一下子乱营了。
同桌一位在社区卫生所当所长的朋友说:“不对呀老刘,是不是你弄错了?”
老刘肯定地说,才检过这么几天,他不可能记错。
所长急着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是不是你把你的血型或是你媳妇的血型给弄错了?”
老刘有些不明白,忙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位所长沉吟了一下说,从医学上讲,孩子父母都是O型血的,只能生出O型血的子女,不会生出别的血型的孩子。换句话说……
“他这一说,我脑袋‘嗡’的一声,脸上火辣辣的,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之后,大家在桌上说了什么,我都没听进去。”老刘说。
(责任编辑:labwe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