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8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相关

1,057

近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部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消化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白介素-18(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中的作用。研究指出,ANP组外周血PMN的凋亡明显延迟,血清中IL-18的含量明显增高,IL-18可能在急性胰腺炎外周血的PMN凋亡中发挥作用。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2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及假手术组(SO)模型,在制模后3、6、12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淀粉酶含量及血清中IL-18的含量,作中性粒细胞分离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同时对大鼠胰腺组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

  结果ANP组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较SO组明显降低,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至术后12h降至2.15%±0.45%;ANP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较SO组明显升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更明显,在12h达到4705.70±296.30;ANP组PMN的凋亡率与血清中IL-18的水平呈负相关。

  相关链接:白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