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是体外诊断(IVD)的一个细分领域,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检验方法范畴。我国 POCT 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 10%~20%,远远高于全球 6%~7%的增速,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 14.3亿美元。根据 TriMark 预测,我国 POCT 市场规模 2021年可达到 26.0亿美元,到 2025年将达到225亿元左右。《科创板日报》梳理发现,2021年第一季度,体外诊断(IVD)公司的业绩远优于其他医疗器械类公司,该赛道下的POCT(即时检验)值得关注!科创板IVD企业净利润占医疗器械板块的七成被统计的科创板医疗器械类公司共30家,体外诊断类公司11家。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来看,18家医疗器械类公司增速超一倍。其中,体外诊断企业热景生物、东方生物、科美诊断、奥泰生物、浩欧博、硕世生物、之江生物、圣湘生物、赛科希德、安必平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一倍。从净利润绝对值来看,2021年一季度,被统计的科创板医疗器械类公司净利润合计达45.55亿元,体外诊断类公司的净利润达34.15亿元,占医疗器械板块整体净利润的七成。 科创板医疗器械板块2021年一季度业绩图片来源:科创板日报2家IVD企业净利润增幅跻身科创板TOP5截止目前,科创板共计280余家企业。2021年第一季度体外诊断企业热景生物、东方生物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跻身科创板Top5,分别同比增长1249.96倍、26.6倍。科创板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Top5图片来源:科创板日报值得注意的是,热景生物和东方生物均获益于海外疫情持续背景下POCT产品需求扩大。热景生物表示,自去年三、四季度起,欧洲疫情变得愈发严重,热景生物的检测产品虽未能在国内及时获批上市,却抢到了海外机遇,特别是率先进入了德国市场对POCT居家自由检测产品的需求,因此得到放量。而东方生物深根POCT海外市场,产品线丰富。2016-2019年公司POCT产品营收占比超95%,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93%。2020年4月抗原检测新冠试剂获得欧盟CE认证,10月份开始量产,欧盟政府采购及西门子等国际巨头ODM大额订单,有望助力公司至少今明2年的业绩超预期增长。新冠检测重塑POCT赛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促进了体外诊断领域消费者教育的普及。安信证券分析师马帅称,欧洲居家检测的盛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于检测产品的理解和消费习惯,预示着POCT或将在未来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极大程度推动了行业里原本就已经出现的打造POCT日常生活健康管理生态闭环的趋势,并且这种转变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从投资角度看,新冠检测业务是国产POCT龙头打开海外市场的绝佳契机,有利于突破更多海外新客户,加速国际化进程。中长期来看,新冠检测将重塑POCT赛道逻辑,国际化、消费化、创新化驱动国产龙头天花板不断提升。相关公司一方面实现海外出口,进入欧美等法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和现金流有望持续助力公司后续的研发和销售推广。另一方面,受限于国际物流缓慢和产品出口限制,叠加国内生物制品产能扩充需求,先前进口替代缓慢的上游制药装备有望一举切入国内产业链,快速实现替代。此外,分级诊疗、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等国家政策的落地,大大释放 POCT 基层需求;疫情加快医疗资源下沉步伐,推进高端研究成果在临床产品应用的转化,POCT 产品成为传统检验医学的重要补充。新冠疫情带来巨大增量市场空间,带动行业景气度上行:对内改变门诊就医的常态,对外为优质的中国医疗器械提供了被全球客户发现并认可的历史性机遇,提供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的机会。后疫情时代,POCT 仍大有可为:核酸检测加速推动基层放量、家用 POCT 市场成下一片蓝海、质量管理将逐步规范、整体方案提供更好服务、“健康全息”POCT 引领检验医学未来发展。来源:科创板日报
(责任编辑:dawenwu)
第一季度IVD成科创板最强增长板块 新冠检测有望重塑POCT格局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