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仇剑梅)第二届全国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与应用学术大会日前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新常态“大检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大会筹委会主席、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著名检验医学大家丛玉隆教授表示,新常态就是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创立新的模式、新的途径。本届大会通过各种会议形式,汇集各方经验、融会各方智慧、追溯前沿技术、找出发展方向、提高检验医学应用和学术水平及体外诊断(IVD)行业的发展,在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大检验”持续健康发展。
丛玉隆教授之前率先提出了:创建“大检验”理念,顺应“大健康”时代潮流,搭建“产学研用”平台,促进我国检验医学发展。这一划时代的倡导,极大地推动了“大检验”领域中各个学科与产业的蓬勃发展。
丛玉隆表示: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学科发展里程碑的变化、检验与临床结合是发展必由之路的理念日益为业界所认同,我们国家正在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这一潮流中,检验领域作为迎头先锋,也将迎来新形式下的新要求和发展思路。我国检验医学不断发展,“大检验”理念下的实验室已经不缺少选择,问题是如何做到最优选择。技术、质量、成本三位一体。从简单的报告结果到提供正确、有益的临床解释,是对检验领域工作的明显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加强自身学习,加强临床沟通,产学研用共同努力进步,才能在新常态下抢占新的潮头,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学科、服务于产业。
丛玉隆认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机器人技术成为体外诊断(IVD)发展的新理念,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并已逐步成为体外诊断(IVD)产品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依托。转化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移动医疗的进步,为体外诊断(IVD)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而也加速了体外诊断(IVD)产业发展的步伐,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引入检验医学,也持续推动了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本届大会共设置两场大会主题报告、27场专题论坛、11场高端圆桌会议以及学术论文评选、先进装备与技术展会五大部分,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完成大会主题。出席本届大会的嘉宾涵盖国内外体外诊断(IVD)相关领域的顶尖医疗机构专家、科研院所高级科研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百余位,大会参会代表近2700人,参展企业代表近千人,百余位演讲嘉宾涵盖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医学教授、科研人员等,演讲主题从科技创新、高端技术到技术进展、解决方案。为直观介绍体外诊断(IVD)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会议同时设立产品展示和现场交流等环节,举办了17场路演。大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解放军医学科委会检验分会、解放军计量科委会检验装备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分会等承办。
大会主题报告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以及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廖洪恩、长江学者陆祖宏等,他们的大会报告涵盖生物医学检验前沿、我国应急医疗灾难医学研究进展、子宫颈癌防治精准筛查风险分层、机器人与微创诊疗、大数据云计算内涵及在大检验领域的应用等。
27个专题论坛包涵“大检验”领域中各个学科的相关问题:肿瘤早期实验室诊断、血栓性疾病与老年检验医学、基因检测及分子诊断发展与应用、老年感染性疾病的特征与检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临床检验医学与女性生殖健康一体化管理、疑难细胞形态学鉴别要点与“互联网+”专家诊断系统、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进展与临床实践、灾害医学对检验装备、技术、质量要求与实践、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癌筛查应用热点探讨、免疫印迹检测技术平台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免疫检测技术发展高峰论坛、血凝学实验诊断思路、标记免疫技术进展与临床实践、智慧即时检测(iPOCT)—大检验医学时代的强风口等等。
同时,本届大会为搭建检验科、临床医生、体外诊断(IVD)企业及科研院所研发人员施展才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舞台,特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从499篇来自医技人员、体外诊断(IVD)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论文中,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评选出“新产业杯”一、二、三等奖论文18篇,优秀论文60篇。
第二届全国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与应用学术大会是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是一场学术的精彩讲堂,四天的会期,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圆桌会议、主题论坛都精彩纷呈、座无虚席,为从业者共同学习交流最新的检验知识及研究成果、共同了解最新的技术及产品信息提供了广阔而有益的平台。
(责任编辑: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