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基质细胞可辅助重建造血功能

本报讯  (记者熊学莉  通讯员吴刘佳  张晨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历时16年完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重建造血功能的系列研究》,通过发现和建立新型脐血源造血微环境辅助重建造血功能、自创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合技术体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序贯治疗模式等新机制新方法,有效改善了“土壤”——造血微环境,使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复发率下降15%。该研究成果前不久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由新桥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幸华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这颗“种子”的植活,不仅有赖于“种子”本身及植入技术,还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情况密切相关。针对国内外研究“种子”多、研究“土壤”少的现状,他们将“种子”和“土壤”有机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人脐血中存在造血基质细胞,提出了“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概念,并揭示了其辅助重建造血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大剂量放射线处理损伤造血微环境和基因修饰改造异常造血微环境的效应及机制研究,有效改善了造血“土壤”,促进了移植后造血重建不良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问题的解决。

  研究人员创建了个体化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合技术体系、首创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序贯治疗模式等“种子”改良技术,使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死亡率和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降至12.5%、26.8%(国内平均水平分别为30%~50%和40%)。研究人员已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520余例,移植成功率达98.3%,3年无病生存率达65%。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