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潜心7年对各种腹泻病进行观察研究后提出,感染性腹泻中的71.5%是由致泻大肠杆菌引起的,而且这种感染和水源水有着直接关系。近日,这项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六安市疾控中心对医院肠道门诊送检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1142份进行了检验,检出肠道病原菌200株,分属9个菌属16大类,其中致泻大肠杆菌143株,阳性率为12.53%,居各种菌属的首位。与此同时,他们在当地不同的1080份水源水标本中,分离出致泻大肠杆菌149株,阳性检出率达到13.8%。在此后的跟踪调查中发现,致泻大肠杆菌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源水中均能生存一段时间,其中8月份阳性检出率最高,2月份最低,这与当地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相吻合。 研究人员比较了同一时期从腹泻病人和当地水源水中分离的致泻大肠杆菌,发现二者的血清型分布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人群中致泻大肠杆菌腹泻病的传播、扩散与当地水源水污染有密切关系。
摘自:健康报
(责任编辑:labweb)
致泻大肠杆菌是腹泻病祸首
961